物价上涨不仅取决于秋粮
2007-07-27

网易新闻  2007.07.27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日前表示,今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幅度最终取决于秋粮。在上半年CPI达到3.2%,农副产品价格仍在缓缓上升,而且包括方便面在内的普通食品又在“哄抬”式涨价的背景下,发改委作为主管价格调控的部门做出这一表示,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和担心。

  今年秋粮的收成究竟如何?现在预测似乎过早。如果今年秋粮真的减产,是否意味着物价必然继续上涨呢?

  将某一年的秋粮收成情况与价格上涨直接联系起来,其理由似乎不够充分。几年前,我国曾出现过粮食产量连续下跌的情况,而那几年的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甚至还有通货紧缩的迹象。这可以说明,尽管农业生产的丰欠对价格总水平有所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总体实力的提升,这一影响作用正在逐渐减少,逐渐弱化。

  当然,农副产品对价格总体水平的影响弱化,并非就可以忽视。此外还需要认真分析的是其它那些虽然看上去不很明显,却对物价变动有更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影响,能源、资源价格上涨趋势对下游产业的影响,教育、医疗价格对百姓生活的影响,等等。还有,尽管房价没有纳入CPI的统计范围内,谁能说房价对物价上涨没有一种“示范”作用?

  价格的波动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之一,在某些时期,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一些产品的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由于国家不断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不断增加对农业的各项补贴,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应该视为一种必然。问题是,我们不能让价格的波动失去控制,不能任凭物价上涨而导致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十一五”规划要求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这一要求是毫不含糊的。

  显然,为保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主管部门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做好调控工作。而调控工作做得好不好,做得是否到位,应该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

  因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尽职尽责,尽其所能,做好工作,确保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我们担心那种“留一手”的简单做法,把物价上涨的原因轻轻一推推到秋粮收成那里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