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佛山在线-佛山日报
本科录取工作已经结束,那些没考上本科或因为填报志愿的原因而没被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和家长又不得不忐忑不安地填报专科志愿。然而,眼下专科院校的“社会地位”似乎已今非昔比,很大一部分考生宁愿复读也不愿上大专,认为上大专就低人一等或将来就业的压力会更大。
常言道,“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道分水岭”,这一步走得好不好,与考生以后的前途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难怪大家都如此重视。但高考毕竟是一种择优培养机制,有竞争就会有失败,要正确加以对待。
成功的高考,不一定要以成绩来衡量;人生的命运,也不应由一次高考决定。教育资源、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能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人只能是少部分。抵达成功的路很多,但如若不求实际,一味地将命运寄托于高考,则无论是对考生自己还是家长,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只要考生尽力了,能做到问心无愧,就完全不必自责,家长也无须苛刻。
大凡成绩优秀的考生,在志愿的填报上,都有一种名校情结,一些考生更是非名校不读。在高考失利,与名校擦肩而过之后,宁愿选择复读。这中间有的考生则连年失利,浪费了大好青春时光的同时,最终也未能进入名校。
一味“硬挺”、“坚持”、“死守”本科院校并不是明智的做法。这样的想法只会把学生的思想框死,就算学生通过再次努力进入了本科的冷门专业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毕业时也很勉强。考生放弃专科志愿重读一年,从经济上说会损失一年的时间、费用,而从精神上讲也会增加一年的精神压力,对考生来说得不偿失。考生不应太过执著,家长也不要抱着大学是精英教育这一观念,目前大学在中国已经是普及教育,考生面前的路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