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灵网
面临原材料大幅上涨的重压,苦苦支撑了近一年的中国方便面业也不得不进行价格调整:在高价方便面6月份率先提价后,从7月26日开始,以华龙、白象等为首,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的中低价方便面价格将整体上调,涨幅最高达四成(7月24日《京华时报》)。
方便面这东西,大概很少有人靠吃它过日子,也很少有人从来不吃它,所以方便面涨价这事儿,说大可大,说小可小。然而这次方便面涨价,却遭到了无数网友的围攻,说什么的都有,其讨伐浪潮远胜于之前的粮油涨价、猪肉涨价、肯德基涨价。
我有些不明白,面粉涨价了、棕榈油涨价了、猪肉牛肉涨价了,亦即方便面的原材料涨价了、生产成本上涨了,方便面咋就不能涨价?方便面行业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其产品价格随行就市;方便面生产企业是趋利的,要生存要赚钱,不做亏本买卖,这不是很正常的吗?虽然我经常吃方便面,方便面涨价于我不利,可我并不反对这次方便面涨价,因为它涨得有理有据。退一步讲,即使它涨得没理没据,我也不反对,这个牌子涨价了我可以吃另一个牌子的方便面,所有方便面都涨价了我可以吃别的,方便面并非不可替代品——我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无理无据的涨价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不用我们去讨伐,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自会代替我们去惩罚那些胡乱涨价的企业。
这次方便面涨价有道理,但也有瑕疵,就是其涨价方式有问题。报道称,自去年底开始,由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牵头,国内方便面巨头召开了三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十多家知名企业全部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这种涨价方式,就有搞“价格同盟”之嫌,甚至有串通涨价之疑,不仅有违国家相关法规,而且有违市场竞争原则。本来,方便面因为原材料涨价而涨价,是很正当的事情,方便面协会和方便面巨头们这样一搞,反而让这次正当的涨价蒙上了暗箱操作、集体哄抬物价的不正当阴影。你说你涨价是正当的,可你涨价的方式让人觉得不正当,让消费者产生怀疑,方式的不正当继而影响了涨价本身的正当性。
这一点,无论对于行业协会还是对于生产企业,都是一个教训。不管是方便面还是其他市场化产品,涨价也好,降价也罢,各个企业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市场预期自行调价,没必要串通好了再调价,调多少、什么时候调,也应由各个企业自行决定。不必担心单独行动、先行一步会遭遇像春秋航空那样的尴尬,因为航空业半市场半垄断,有其特殊性;也无须事先开什么“内部协调会议”,要相信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自会把方便面价格“协调”得妥妥帖帖。(易家言 )
![]()
即兰州物价局对牛肉拉面价格进行规定引起争议后,又一起和面食有关的价格事件落入了我们的视野。近日的新闻显示,国内的方便面巨头开始了价格卡特尔同盟,企图以价格协议垄断国内市场。新闻称,“自去年年底开始,由行业协会参与,国内方便面巨头召开了3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最近一次于7月初召开,最终达成一致意 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与此同时,1元钱以下低端面的价格调整,将由各企业为主,按地区分头推进,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提价策略。”个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协议垄断市场行为,涉嫌阻碍市场竞争,非法操纵市场价格,损害消费者权益。
大家都知道,最近食品原料的价格有所上扬,如果方便面厂商为消化成本上扬,小幅调价也无可厚非,但行业内的企业为规避正常的市场竞争密谋协议价格显然是非法的,这种行为首先违反了价格法。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上述方便面巨头聚会密谋定价的行为显然已经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