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关注]“ 双率”齐动“息息”相关
2007-07-23

    来源:新华网

宏观调控“双率”齐动:“息息”相关民生

    编者按: 政策组合拳已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鲜明特征。继今年5月央行打出“三率”齐动的调控组合拳后,上周末财政货币政策又联手打出了一套“加息+减税”的组合拳。加息、降利息税,看起来颇尖利的两支“箭”实际更多是为了保护民生。货币与财政政策强强联手,多数学者相信此举旨在为中国“发烫”的经济降温。

    相关报道:又一次"连珠箭"射出 宏观调控:"息息"相关民生

    又一次“连珠箭”射出加息、降利息税,

看起来颇尖利的两支“箭”实际更多是为了保护民生。

     综述:双箭齐发各有侧重 直指通胀

    陈济军:两项政策虽然同时出台,但其政策意图和指向却有较大的差别。就减征利息税而言,它与宏观调控本身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对宏观调控没有直接影响。调减利息税最主要的作用是缓解目前居民存款负利率问题。而加息虽然对缓解负利率也有作用,但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宏观调控。

    林朝晖:此次减征利息税,其主要发挥提高税后实际利率、稳定社会通胀预期、抑制储蓄资金过快分流的综合作用。预计利息税率下调至5%已基本一次性到位,未来将利息税率进一步下调至0并不具备实质意义。 详细>>

    在解释加息原因时,央行除了表示本次利率调整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外,还首次明确提出,此次加息“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详细>>

     百姓反映平静 存款转存未现火爆

    这次“双率”调整,很受不太懂得其他理财方式、而偏爱来银行存款的百姓的欢迎。

    到工商银行樱桃园支行前来办理转存的退休干部张先生说:“加息、减征利息税可以让存款利息双双获益。我手上有十多万元存款,合适的都将转存。”

    他已经算好了一笔账:“加息减税”后仅以1万元存1年定期算笔账,就可多得71.55元。

    工商银行东城支行东直门分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看来,每次加息都是老年人喜欢来转存,年轻人少一些。“年轻人喜欢积极的理财方式,多去投资股票、买基金之类,一般是年长一些的和收入较微薄的家庭存钱或转存的较多。”

    在工行红莲储蓄所的王女士表示,国家出台这两个政策,能增加百姓的储蓄收益,对百姓生活是个好消息。她还认为,这些政策应该不会对股市产生大影响,毕竟这些政策是有利于整个经济发展的。详细>>

    股市:储蓄搬家或延缓 稳步向上将成主基调

    由于此次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上升了0.7155个基点,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认为,这将大幅增加储蓄存款的吸引力,或许会对目前居民储蓄向股市搬家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赵庆明还表示,实际存款利率的大幅上升还会促使其他金融资产如国债、短期融资券的收益率进行一定幅度的上升,从而影响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的重新配置。

    但石磊认为,尽管减征利息税会增加银行存款的吸引力,不过总体上仍难以改变今年以来储蓄搬家的大势头。因为相比其他资产市场的回报,存款利率还是偏低。因此单从利息税的角度来看,对股市难言利空。安信证券研究报告则称,减征利息税不仅不会改变居民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决策,反而会由于短期存款的收益率同步上升,强化存款活期化的过程。详细>>

    对于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不少机构认为,目前股市对加息已不再敏感,并且,加息已是预料之中的事,因此,本次加息对股市影响不会太大。从历次加息政策出台后的表现看,加息不具备强大的资金分流作用,也未使股市运行趋势发生重大改变。目前,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已经显现,加上居民投资理念的变化,储蓄不再是人们理财所青睐的惟一产品,投资者正在摒弃传统存款保值的做法,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股票、基金、保险、储蓄多层次的投资理财模式,这样的转变显然蓄势已久,短期内也不会逆转。因此,这些政策的出台估计不会造成市场的剧烈波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认为,加息与大幅减免利息税政策同时出台,对股市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市场可能会在周一对此作出反应,但对大盘走势不会产生剧烈影响。详细>>

    ■基金 加息不改长牛格局

    博时基金策略分析师夏春认为, 就目前来说,经济增长偏快已经渐成共识,今后稳中趋紧的货币与行政措施是必然的。博时基金研究认为,目前可预期的政策包括年内继续加息1到2次,同时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更强有力的调控措施估计短期内难以出台。此次加息及下调利息税正常调节的调控措施,不会改变长期牛市格局。 详细>>

    ■债市:提前消化加息预期 将平安“着陆”

    有数据显示,7月份1年期基准的浮息债招标利率比6月份要高出25个基点,在市场普遍关注之下,有效规避加息利率风险的浮息债就早早成为人们手中的“香馍馍”。 详细>>

    ■保险业 有能力应对新的压力和挑战

    上海证券报:对中国人寿影响大吗?

    刘廷安:就中国人寿而言,加息和减税有利于提高和体现中国人寿的总体竞争力。中国人寿有信心、有能力积极应对加息和减税带来的压力与挑战。详细>>

    ■银行:加息不会大幅影响净利润

    专家普遍认为,加息不会大幅增加或减少银行净利润,但在影响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问题上,专家们存在分歧。 >>详细

    ■楼市:对消费者心理影响更大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从此次调控“组合拳”的初衷来看,显然不仅仅是针对房地产开发市场火爆和房价上涨过快,而是要抑制长期以来的流动性过剩。 >>详细

加息减税短期不会让房价“退烧”

    自7月21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开始年内第三次上调,同时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加息可能成为当前楼市的“退烧药”吗?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加息、减税短期内难改房地产市场升温格局。对于当下的楼市而言,降温还要问源头。详细>>

    ■小 贴 士

    加息后房贷每月增加几何

   以一个贷款30万元、贷款年限20年、按照等额本息还款并可以享受到优惠利率(基准利率的0.85倍)的消费者来看,在此次加息前,每月的还款额为2170.11元,而加息后的每月还款额为2196.81元,每月成本支出增加额为26.7元。 

    存款利率上调 一年期存款38天内转存合算

    连续第三次加息,有的居民又要忙着去银行转存定期存款。经过计算,一年期定期存款建议转存的最大已存天数为38天。

     未来方向:更多调控措施仍将出台

    专家认为,虽然在短期内,加息和减税这两只靴子已经落地,但调控远未结束。今年下半年,更多紧缩措施仍有望出台,来抑制经济偏快转向过热的势头,包括:发行特别国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发行定向央票乃至其他行政措施,如窗口指导、收紧地根和银根、继续调整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政策等。加快汇率升值步伐也应成为紧缩措施的选择之一。

    专家指出,虽然有的中小机构超额储备率已经很低,但放贷冲动并未得到遏制。因此,下一步上调准备金率仍是必要的回收流动性、抑制信贷的调控措施。

    高善文表示,从2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看,问题的根源仍然在汇率层面。需要通过更坚定和快速的汇率升值,逐步解决贸易顺差的增长,缓解流动性压力和过快的信贷增长,并通过出口部门企业盈利的下降来实现对投资的控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