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新闻网 2007-07-22 08:43:34
动员有能力、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伸出关爱之手,对社会上的贫弱者实施救助,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近年来,我市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坚持奉献爱心、扶贫济困的宗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救灾、助学、助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慈善总会在2005年被省慈善总会评为“慈善工作先进集体”后,去年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慈善捐资蔚然成风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市尚有低保对象8000余人、残疾人4万余人、因病致贫的重大病患者1000余人。此外,还有2000户因老、因病、因残等导致生活困难,处在低保边缘的困难群众,以及许多面临就学困难的莘莘学子。对于这些社会困难群体,除各级党委、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帮助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我市在1998年成立了市慈善总会。近10年来,在政府和市慈善总会的大力倡导下,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不断提高,“支持慈善事业光荣、参与慈善事业高尚”的氛围正在形成,慈善捐赠深入人心。2003年11月,我市开展了第一次慈善捐资活动,仅用5个月时间,就有7万余人次参与捐资,募集了慈善创始基金1.14亿元,其中冠名基金5200万。2005年、2006年,我市又先后开展了为困难群众献爱心活动、“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共募集资金500万元,收到捐赠衣被81291件。截止今年6月30日,我市慈善资金累计收入达1.35亿元。与此同时,我市的许多企业家也主动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热心慈善,回报社会,以自己的爱心和善行提升自身社会价值。雪峰房产出资100万元在义乌中学设立奖学基金,梦娜控股集团向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逐步形成了政府保障同社会救助互联,政府资源同社会资源互补,政府行政力量同社会动员力量互动的保障格局。
慈善救助 为困难群体解难
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是发展慈善事业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市慈善总会自1998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慈善救助形式灵活、对象明确、项目多样的特点,围绕救灾扶贫、支教助学、扶残助医和安老救孤等重点,不断加强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救助力度,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救助活动,有效地扩大了慈善组织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根据市慈善总会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慈善总会先后出资34.35万元,实施了“慈善光明行动”,为564名困难群众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出资151.2万元,实施了“慈善助学工程”,救助特困大学生255人;出资800余万元,实施了“慈善助医工程”和“慈善助困工程”,救助群众5000户;实施了“慈善助房工程”、“慈善助老工程”,建立了慈善超市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资帮扶等等。据统计,近年来,慈善资金累计发放救助款达1520余万元,资助1.5万余人次,直接受益者达3余人,为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慈善捐资活动正在进行中
7月11日,全市第二次慈善资金募集动员大会的召开,拉开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慈善总会发起组织的我市第二次慈善捐资活动的序幕。市级班子领导在动员会上带头为慈善事业捐款,为各镇街、市机关各单位干部、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开展捐资活动作出了表率。动员大会后的第3天,现代房产就向市慈善总会捐赠了500万元,成为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收到的单项数额最大的现金捐赠,主要用于资助我市的贫困大学生,为广大企业家开展慈善捐款树立了榜样。
据了解,以壮大慈善资金、提高救助能力为目标的本次慈善捐资活动从7月11日开始,到9月底结束,资金募集的重点是2003年以来未曾进行过慈善募集的各类企业,同时鼓励2003年以来已向慈善总会捐赠过的企业和个人再次捐赠,奉献爱心。结合此次慈善捐资活动,我市还将开展“义乌市十大慈善企业家”、“义乌市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义乌市慈善之星”评选,进一步完善慈善组织,在全市13个镇、街道都成立慈善协会,不断把我市的慈善事业推向深入。记者 陈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