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牛皮癣”:正在“癌变”的城市之痛
2007-07-10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近年来,城市“牛皮癣”在暴利的驱使下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成了难以治愈的城市之痛。由最初的治性病、办证,到现在的收药、贷款、手机窃听器、电表控制器……城市“牛皮癣”出现“癌变”趋势。今年初至今,哈尔滨市接连破获制售假证大案,但城市“牛皮癣”依然“花样翻新”地侵蚀着城市的每寸肌肤。剥开城市“牛皮癣”的层层“画皮”,记者看到了“牛皮癣”的“癌变”轨迹。

资料图片 

    探寻城市“牛皮癣”“癌变”轨迹 

    城管执法者是城市“牛皮癣”“癌变”轨迹的第一见证者。从2000年8月哈尔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正式上街执法开始,整治城市“牛皮癣”就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为城市“牛皮癣”的打击者,城管执法部门从一诞生,便开始了与“造癣者”接近于“永动”的周旋。

    据了解,2000年时,哈尔滨市区的“牛皮癣”以治性病为主,张贴处多选在公厕墙体、电线杆上,另外还有部分租售房、婚庆礼仪等“内容合法,形式不合法”的广告信息。

    城管执法部门联合卫生部门对治性病的‘牛皮癣’张贴者--一些小诊所进行了查处。经过近一年的打击,这些小诊所撤出了哈尔滨,治性病的‘牛皮癣’也基本销声匿迹。

    然而,治性病的“牛皮癣”刚刚“退出江湖”,办假证的“牛皮癣”却“风云再起”。据哈尔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监督处处长王奇明介绍说,从2001年开始,办假证的逐年增多;2003年后开始出现高薪聘请公关人员的“牛皮癣”,实际上一部分是诈骗钱财,一部分是招揽色情人员;到2005、2006年开始出现收药、发票、刻章等“牛皮癣”,甚至个别“牛皮癣”上标有枪支交易。

    不仅如此,小广告的发布形式与以前比,也又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牛皮癣’的形式是喷号,后来发展到连喷号带粘贴;原来只是在立面墙体和各种杆体上‘造癣’,现在连地面也有了,已从平面作业已经发展到三维立体作业,原来只是在偏僻处,现在已经公然出现在繁华路段。用王奇明的话说就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却做在百姓关注度最高的地区”。

    王奇明介绍,在2001年时,“造癣”制假者的窝点基本在湖南双峰,假证属于“外地货”;2002年后,许多制假窝点转移到了哈尔滨开始“就地”制假;从2004年开始,哈尔滨当地人开始参与到制售假证的队伍中,“造癣”制假者完成了“本土化”。

    经过几年的发展,“造癣”制假形成了广告委托批量印刷、雇人涂贴分散进行、宣传效果检查验收、假证半成品有人批发、各类假证款式在电脑中随意调取、各种印章随时刻制、假证成品“立等可取”、送证取证专人负责的“一条龙”产业化运作模式。

    此类种种现象无不显示,城市“牛皮癣”正发生着“癌变”。原来的“造癣”制假是以制假文凭骗取单位提职、提级等与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为主,只是在相对小的范围内造成不公平。“而现在许多‘造癣’制假背后却隐含着对公共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危害的可能。” 王奇明说。

资料图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