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8 出处:大理日报A2版 作者:何一民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首次把包括生活作风在内的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摆到了十分重要位置,这对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作风”是干部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构成了干部作风的完整统一内容。有什么样的思想作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而后三者的状况如何,将反过来直接作用于前者。干部生活作风的优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因此,干部的生活作风决非“小节”。那么,在干部管理与监督的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不忽视干部生活作风这个“小节”呢?
首先,组织部门在考察评价干部时,必须彻底摈弃“小节无害”的观念,在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上应实行一票否决。看干部,既要看八小时以内,更要看八小时以外;既要评价政治业务素质,又要评价个人的品行和操守;既要注重工作作风,又要注重个人生活作风。
其次,纪检监察部门依据信访举报线索查处干部权钱交易、贪污贿赂案件时,也要克服“小节无关”的思想。但凡位高权重,暗地里经常出入于高消费娱乐场所,热衷于“傍大款”,沉溺于赌博和女色,追求不正当爱好甚至低级趣味的人,都需要经济作为支撑。所以,在查办权钱交易案件中,要在“小”字上作文章,要从被查处干部反映在生活作风上看似“小事”的方面入手,从群众反映的生活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小节”进行突破,实现抓“小”牵“大”。
第三,抓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也要在管住“小节”上做文章。要从“小”处和细微之处着眼,通过上好一堂党课,播放一出警示教育短片,唱好一首廉政歌曲,组织一次廉政知识竞答,开好一次党内民主生活会,进行经常性的潜移默化教育,可以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抓教育要“长流水”、莫嫌“小”,使干部时刻绷紧拒腐防腐之弦。
第四,抓党政机关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反映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的诸多“小节”。要针对引发干部生活作风滑坡的根源制定管用的法规制度,注重治本之策的研究,用法规制度防范和管住生活作风方面的“小节”,并强化处罚和处理的力度,使法规制度既管住大的方面,更要管住涉及干部生活作风“小”的方面。
第五,抓日常监督也要从管干部的“小节”入手,在“八小时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不能忽视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小问题”,如业余生活爱好什么活动,社交圈内喜欢结交哪些朋友,对待婚姻家庭的态度怎样,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如何等等,这些方面都能反映出干部生活作风的优与劣。因而对生活作风监督不可放弃“小节”,要通过管“平时”和管“背后”的“自律”、“互律”及“他律”的形式把监督落到实处。
总之,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包含了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内容,应不断创新监管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并加大对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实施有效的监管,促使干部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同时,要把廉政文化引入到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中,以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来充实干部的精神生活和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