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关注】水污染为何连连暴发
2007-07-05


【公益关注】水污染为何连连暴发?

潘岳:水污染危机连续暴发不是偶然事件

2007-07-04 14:56  来源:新京报

  环保总局探索治污新思路,把行政管制、市场力量和公民社会结合起来完成绿色转型


  本报讯(记者马力)水成为了今年环保的一个重点主题。刚进入下半年,一场针对水环境的“环评风暴”刮起。涉及到了中国的四大流域,被称为“母亲河”的江河——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多达数亿的人民依靠着江河带来的水生活。


  水污染危机连续暴发不是偶然事件


  其实,这次风暴并不是对水关注的开端,从2005年年底松花江事件后,中国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环境的突发事故中,70%是水污染事故。5月,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吉林省长春市表示,松花江流域将全面限污,进入休养生息。


  “两年前的松花江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事故高发期。而今年夏天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昨天表示,各地水污染危机的连续暴发,不是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说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不仅使中国的资源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日常生活。


  而在国外,一些媒体鼓吹的“中国环境威胁论”,也将攻击的主题从空气的污染转移到水的污染,从饮水问题到水污染造成的地下水过度开采,甚至提出中国江河的污染造成对海洋环境更大的威胁。


  潘岳认为,目前中国水环境现状,不能说已经“难以挽回”,但确实已经处在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上。上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无锡召开的太湖、巢湖、滇池治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治理“三湖”作为国家工程摆在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


  “限批几个市实在是杯水车薪”


  中国开始治理淮河污染,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其他江河也治理了多年,但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布局,使得这些大江大河的周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企业,至今,仍有很多的违法企业,向这些为人们提供饮用水的江河里排放着污水。这些江河的水环境,在多年的治理后,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一些流域的污染甚至愈演愈烈。


  对于为什么要再次祭出“杀手锏”的“限批”,潘岳认为,是因为水资源恶化趋势远远比人们想象来得快。


  “今年入夏以来,接连发生了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暴发事件,这不是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而是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到了临界的时候。矛盾最激化、最早暴发的领域就是‘水’”。他认为,毫不夸张地说,“水”将是中国未来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环境领域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主题。


  今年年初的“区域限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4个市和4个集团都迅速整改。


  但当记者问到对这次“流域限批”抱有怎样的期望时,潘岳的回答却令人意外。“恰恰相反,我不敢有什么奢望,因为环保局的权能太有限。”他认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有着中国超过60%的人口和65%的GDP,它们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环境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它们的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和这样的目标相比,环保总局限批几个市,实在是杯水车薪。


  “但这个行动一定要做,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开始。”他表示,扭转不科学的发展观是个阵痛的过程,不是光凭喊几句口号就能落实。需要牺牲与勇气,更需要智慧。环保总局正在探索一条防止污染的新思路,如何把行政管制、市场力量和公民社会结合起来,完成中国的绿色转型。

 中国将要建立“环境后督察”制度


  对于这次的“流域限批”与上一次“区域限批”的不同,潘岳表示区别关键在于,此次限批除了要求限批对象“关停整改”外,还要要求所有限批城市必须立即启动城市发展和流域开发的规划环评,结合流域环境承载力,明确本流域和区域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定位,为下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奠定基础;环保部门正在探索用市场的力量,用环境经济政策来遏制污染;而且,还要建立“环境后督察”制度。


  潘岳说,胡锦涛总书记近期就蚌埠市小化工污染问题做出如下批示:“对环保部门在检查中责令停产整顿的企业要有后续督察措施,对拒不执行的要严肃处理”。从此次“流域限批”开始,环保总局将对责令停产整顿的污染企业将定期进行督察,对于通过环评审批的企业是否兑现环保承诺进行抽查评估。


  对此,潘岳看来,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公众行使监督权。“因为公众是环境的最大利益相关者,最有动力去监督相关部门和企业是否履行了责任,是最高效、最公正的环境督察员。”各级政府应提供公众监督的平台。两个月前,国务院已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便是平台。

 

【现场】

江苏沭阳饮用水源受污染城区20万人断水



江苏沭源自来水公司被污染的取水口。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7月2日下午3时,沭阳县地面水厂检测人员发现城区生活供水遭到污染,水流出现明显异味。经过水质检测,发现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为每升28毫克左右,远远超出国家取水口水质标准。随后,县有关部门关闭城区供水,并迅速组织人员查找污水来源。据初步了解,饮用水源污染为新沂河上游山东化工企业排污所致。
  从7月2日下午6时开始,沭阳县启动城区饮用水源应急预案,陆续启动33口自备井,减轻城区人口的饮用水困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城区市民仍存在恐慌心理,担心类似太湖水危机事件重演。

江苏沭阳宣布免收居民一个月水费

        昨天晚上,沭源自来水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已向居民作出了承诺,免交7月份水费。沭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到户价格每吨为2.10元,免收一个月水费意味着企业要损失几十万元。据了解,沭源自来水有限公司是招商引资企业,为北京一商人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正式投入使用2年不到。
  为了防止居民出现恐慌,县政府还在电视、广播、报纸上发布紧急通知,打出流动字幕,告知水源被污染的事实和县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请广大居民予以理解、配合和支持。

【回放】

【公益关注】云南滇池蓝藻暴发

         云南滇池蓝藻暴发 10年投入48亿水质未好转



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滇池蓝藻大量繁殖,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蓝藻大量繁殖,让湖水绿浪翻滚,远处是著名的睡美人西山。

“一污俱污”的太湖蓝藻危机

巢湖:阻击蓝藻进行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