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新闻网 (江西新闻网、中国江西网、江西网) 2007-7-4 10:46:35
中国江西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蔡菊香
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2.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7月3日中国宁波网)
看到这么一则数字,如果不加深究的话,我觉得我应该感到万分高兴才是。工资涨幅大了,最直观地预示着我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诚然,在感觉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许多如我一样的工薪阶层却倍感身上的压力,住房、教育、医疗、物价指数上涨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我们生存最基本的要素却越来越压迫着我们的神经,迫使我们不得不更加辛苦地工作,却仍有力不从心之感。
最近几年来,商品房的价格如滚雪球似的一年比一年涨得凶,拿我们现有的工资与房价相比,就算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卖得起一套像样的住房。另外,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也是水涨船高,幸好,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减免了许多杂七杂八的费用,九年义务制教育,不再收取学杂费等,并明令禁示学校乱收费,但大学生们的学习费用仍是一笔不菲的支出,穷困学生想读得起学还真得动用一切社会关系,凑足足够数量的钱才能跨入高等学府的殿堂。医疗就更不必说了,小病动辄上百几千元,大病则是上万几十万之巨,那些没有医保的农民工及没收入来源的失业者就只有看着医单兴叹的份了。
我们的统计人员喜欢用平均数来说话,殊不知,这个平均数能代表得了什么?贫富悬殊,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相比,一个高收入者相当于几个甚至几十个几百数低收入者的收入的总和。把这样的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收入平均一下,又能有什么意义呢?现在都说垄断行业职工的福利好,工资收入高,其实许多垄断行业内部的职工却有说不出的苦衷,那些有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与普通职工相比,其收入可达五到十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垄断行业的普通职工一年只有区区几万元的收入,相对于飞涨的物价来说,这几万元的收入,还不如一般企业职工的收入呢,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笔者便是所谓垄断行业的普通职工之一,具有切身的体会。
福利经济学认为,增加同样数量的金钱,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收入越低的人,会感到自己的福利增加的越多,收入越高的人,会感到自己的福利增加的越少。因此,在财富总额既定的情况下,使低收入的人群增加收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总福利。
可见,单纯强调职工平均工资上涨,而忽视贫富悬殊的差距,忽视垄断行业那些少量高收入群体,是片面的,也是狭隘的,只有让低收入人群工资的绝对增加,才是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