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07-03
中国儿童肥胖日益严重 公众认识存在误区

六一儿童节前夕,在北京某商厦举行的活动上,一名小胖墩为丰盛的自助餐所吸引。(中新社 发 钱兴强 摄)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日电 题:中国儿童肥胖日益严重 公众认识存在误区
——专家谈儿童青少年减肥问题(中新社记者 曾利明)
中国内地大城市七至十八岁的儿童青少年中,一百个男生就有十二个超重、五个肥胖;一百个女生就有七个超重、三个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而人们对肥胖以及减肥的认识也还存在误区。
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营养中心齐可民博士说,肥胖属于营养失调性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内地动物性食物消费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大幅增加,而谷物和蔬菜的摄入量却呈下降趋势,表明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
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课业负担重,缺乏体育锻炼时间而且睡眠时间每天不足九小时。而研究显示,睡眠少于六小时,肥胖发病率会显著上升。其原因是睡眠不足影响瘦素等激素分泌;学业压力和其他心理问题会影响食欲,有些孩子往往会以贪吃、暴饮暴食排解压力,最终导致肥胖和营养问题。此外,遗传和家庭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因素。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郭锡熔教授指出,由于超重和肥胖儿童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儿童肥胖已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各国的重视。美国医学会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针对这一问题推出不同年龄和程度的超重、肥胖患儿系列治疗方案,可为中国提供参考;但欧美的具体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
郭教授认为,中国青少年对于肥胖的认识不足,甚至连肥胖的定义也不清楚,过分追求苗条,盲目减肥并采用禁食、不吃肉类、服用减肥产品控制体重。其实,维持在正常体重是体格发育正常的标志之一,过分追求苗条则会导致消瘦、营养不良等,影响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肥胖儿进行减肥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保证健康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最终目的。儿童青少年可通过公式这一公式评价体重:标准体重等于实足年龄乘以二加八,超过百分之二十为肥胖。
郭教授提醒人们,对大多数肥胖儿童来说,每天以热卡的方式计算摄入量是不切实际的,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最实际有效的方法是从食物中剔除肥肉、油炸食品、洋快餐、蛋糕、含糖碳酸饮料、冰淇淋、奶油等高脂肪、高能量和高血糖指数食物。
他说,无论是肥胖儿还是非肥胖儿,都应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摒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健康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最终目的。
两位专家强调,目前肥胖的治疗比较困难,最好方法应该是预防。儿童肥胖的治疗要在不影响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采取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和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一般避免使用诸如节食、药物、手术等成人减肥措施。另外,要注意单靠饮食调理来进行体重控制和减肥是很难成功的,必须与运动、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相关链接:
中国11%儿童营养不良或肥胖 部分儿童钙摄量少
据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达40%以上,仅肥胖率就超过12%,全国慢性病死亡率已占全部死亡人口的70%以上。可见,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工作,特别是营养界所面临的问题是严峻的,肩负的使命是任重而道远的。
据介绍,儿童肥胖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与1992年相比,我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率增加了19.4%,其中城市增加了30.6%,农村增加了10.7%;肥胖率增加了5.9%,其中男生增加了23.5%,而13-17岁的女生增加了250%。肥胖儿童大多伴有血压、血脂的异常,高度肥胖的儿童还有患糖尿病的危险。除了身体上的疾患外,肥胖也给儿童造成了许多社会心理负担。大约三分之一的儿童肥胖会延续到成年,从而形成心血管疾病早发的高危人群。

讲方法,管好嘴;重均衡,迈开腿。体重,才能降下来!(张耀宁/画)
十二三岁,就已经七八十公斤,在家吃饭吃不下,到了洋快餐店,两个汉堡还不够……这样的“小胖子”现在非常多,肥胖问题开始困扰不少家庭。
压力过大是否必然导致肥胖?尽管很多专家对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最近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再次寻找证据,证明高度的心理负荷导致肥胖。而研究结果也引起了一些高压工作下的人的担心。那么——压力过大为何容易变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