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公益 助人利己
2007-07-02

 
LN.XINHUANET.com   2007年07月02日 08:55:10  来源:辽沈晚报 


    □傅淞巍

    一名女保姆病倒后无钱治疗事件,改变了沈阳5名大学生及一名社会人士合伙打工赚钱的初衷。此后他们6人在大学校园和社会上发起募捐,将善款交与那名女保姆。半个月前,6人在沈阳文富社区成立了大学生社区便民服务站,无论是在社区内卖菜,还是即将设立照顾居民孩子的托管班,他们均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是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和知识技能提供公益服务。

    显然,这家大学生社区便民服务站,既是服务社区居民的临时场所,也是展现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准的新景观。在这里,5名大学生及同伴互相支撑,对内来说,是在实践着他们济困助人的价值观和道德理想,对外来说,是在向社会诠释着公益精神。

    这家服务站,是这6名热血青年的试验场,按照他们的愿望,如果在保持公益性和维持这家服务机构正常运转间,能够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那么,他们间的合作将继续下去,不会因各自毕业而解体。

    这种对共同价值观最大限度的坚守姿态,已然超越了对个人得失的计较,成为他们6人青春道路上的必经阶段,实现理想的必然过程。即使他们的努力给居民带来的实际利益有限,即使他们的合作因故未能长久,无论对于公众还是对他们自己,他们的努力都意义深远。

    不难想象,在对美好初衷的践行中,这6名青年即将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他们将在充分认知社会的同时,也充分认识了自己,将在积极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丰富人生内涵、社会阅历,去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更准确定位,及实现理想的最佳途径。从这个视角看,经受社会磨练甚至挫折后,他们不是离理想更远了,而是更近了。

    这6名青年,既给公众带来了“青春无悔,理想无价”的形象冲击,其珍视的公益精神也给公众带来了心灵冲击:应以何种方式,将自己的财物、知识、能力回馈社会,投置于公共领域和急需救助人群,为公众利益进行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无疑,唤醒更多人的公益意识,是这6名青年的心中期待,也是和谐社会对公众的期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