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彭年,4年捐赠20亿元,当之无愧的中国“首善”,坦言慈善榜给他带来了麻烦。因为“找来的人太多了……这些人中有些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但是也有一些是不真实的”。由于现阶段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陷入困境的人在病急乱投医的心态驱使下,将目光对准了富豪。同时,很多人对富豪心存芥蒂,认为搞慈善不是为名就是为利,所以一些人开始“打秋风”,甚至欺骗。本就怕“露富”的富豪们,担心越捐越被纠缠,越捐越麻烦。
胡曼莉,丽江民族孤儿学校校长,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的“中国母亲”,不久前却被审计出财务管理弄虚作假、公私混淆。虽然这只是个例,但慈善机构不透明运作,加大了富豪们的顾虑。在国外,自1910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富豪们纷纷效法这种形式。盖茨更是提出:受捐助团体必须达到预定目标,基金会进行定期考核,作为下次捐助与否的依据。为了让自己的捐款能够真正使穷人受益,盖茨夫妇认真管理着基金会的每一笔对外捐助。而我国现代基金会还处于起步阶段。
卡内基,一个由贫困移民奋斗成“钢铁大王”的传奇人物,现代慈善概念的倡导者,他说过一句话:“死后留下大笔财富的人是可耻的。”在国外,这句话成为很多富豪的信仰。而囿于传统观念的中国富豪,连现代企业还在实行家族化管理,怎么能想象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把财富给“外人”呢?传统的血统观念,也在妨碍着中国富豪的慈善之路。
有一组数字还是让我们欣喜的:2006年的慈善家榜从2005年的50位增加到100位,榜上的前50位慈善家从2003年至今累计捐赠近51亿元。虽然慈善事业从观念到管理,也许只处于发达国家100年前的水平,但我们的慈善事业正在为日后的发展积聚条件。
来源:深圳慈善公益网 20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