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击毙人的悲剧还在继续
2007-07-01

  我给江西老家打电话,因为牵挂那儿的亲人。其实一整天我的心里都有点忐忑不安。

  爸爸的手机又关了,会不会下地干活儿去了?姐夫在电话里告诉我:前两天暴风雨好大,不过家里人都平安无事。

  截至6月26日20时,暴风雨已造成江西上饶、南昌、景德镇等地30人死亡,其中因雷击死亡26人。看到新华社6月27日的这则报道时,我便开始不安了,我的父母,我的姐姐妹妹和她们的家人,就在那儿。

  报道说:“气象专家和基层防汛人员称,这次因雷击死亡的人员中,农民占了绝大部分,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民防雷意识薄弱,另外平原耕作区避雷躲雨设施极度缺乏,有的地方连绵十多公里没有任何避雷躲雨设施。”

  在老家,人们相信一个人被雷劈是因为作了恶,遭到了报应。近来,似乎老天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据当地媒体报道,在我老家的那个市,雷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已占据各种自然灾害的首位。此前的5月,重庆开县因雷击死伤的46名小学生又作过什么恶呢?

  田野中“避雷躲雨设施极度缺乏”,会不会有政府部门或公益组织去帮助填补这个空白呢?我不太乐观。因为对雷灾农民不会怨天尤人,因为这似乎没有什么效益,也看不到政绩。

  最可靠的还是靠自己,一是村民自己也许可以组织起来建设一些低成本的避雷躲雨设施,只是他们需要一些关于避雷设施的技术指导;更主要、更实际的还是,村民自己要改变观念,自觉地掌握和运用防雷电灾害的知识。

  普及知识,改变观念和行为,应该是预防雷电灾害成本最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恰恰在这方面,广大农村也存在瓶颈。对于松散的传统的农民,你要在他们中间普及某种新知识、让他们建立某种新观念,往往需要切近、生动而持久的宣传、教化、熏陶,但是,通过什么传媒能切近而生动地将新知识传达到他们耳边,完成此使命呢?

  这时我想起了“村村通工程”,想起了我老家的县级电视台,以及遍布基层的市、县乃至乡镇电视台。

  1998年开始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是件大好事,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现代传媒的触角,这项造福工程至今还在不断推进,国家和地方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投入。成绩有目共睹。

  老家几年前也开始各村都通电视,如果花钱装有线的话,还能收到全国各地的卫星频道。我认识县电视台的台长,县电视台的设备其实还不错,也有一套人马,主要任务是确保上级电视台(中央一台、省台和市台)的信号转播,另外就是扛着摄像机跟着县里主要领导转——记录领导们的视察考察、大会小会,制作成当地的“新闻联播”。

  比如,雷暴过后,你会在地方电视节目中频频看到领导视察倒塌的民房,慰问受灾村民,对着镜头发表鼓舞人心的讲话……但是,为什么不把镜头多对准灾害现场、受灾人和专家,为什么不去采访、分析灾害成因,为什么不利用地方电视资源来具体指导村民如何预防灾害呢?

  在农村,没有比电视更好的宣教传媒了。中央级、省级的电视台可能不方便分配大量资源,来制作和播放具体针对某地的科教信息节目,但地方电视台其实有这个资源,问题是他们用资源去做什么。

  那些罗列地方领导日程的地方版新闻联播除了满足领导的虚荣心,我看不出有什么用,还不如利用这些资源做些更有益的事,比如,结合本地实际和最近案例,制作翔实生动的预防雷电灾害的科教节目,并在地方电视台上反复滚动播放(当然,雷雨来时要让大家记得关电视机)。

  也许通过这种切近、生动、持久的传播,可以改变村民的观念和行为,挽救一些无知无辜的生命。这样也算对得起“村村通”工程花掉的那么多钱。

  暴风雨还在继续。中央气象台发布预报说,未来两天,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河南等地有大到暴雨。田野上,悲剧还在继续,不断有人倒毙于雷电风雨中。行文至此,我从地方政府网站上看到,江西的最新死亡数字已上升至37人。

  我也在地方政府网站上看到过关于预防雷电灾害的专家提示,虽然不够醒目。而且,有几个农民能上网看到这些呢?

  年复一年,暴风雨总会如期而至,人命没了就没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