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社区建设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07-06-29


焦点上海房地产网 sh.focus.cn 2007年06月29日08:44 东方早报

杨健 
 

 
  近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文化活动等“三中心”为基本工作单元,全面推进社区服务在上海289个社区的“全覆盖”。同时,社区服务还将向商业、就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个领域进行积极拓展。今后,与社区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七大基本服务都能就近解决。
  百步之内必有便利,于广大市民而言,是个福音;而对政府来说,值得嘉许。

  城市意味着各种社会资源的集中,社会资源的集中则易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可曾几何时,诸如办证缴费、看病就医、食堂就餐、文化娱乐等小事却成为困扰市民的几大“难”。易事何以为难,因为易事多半是小事,惟其小,行大事者不为。但从市民生活考量,事情愈小就愈与“小民”休戚相关。所谓民生如天,能否把小事办好、将易事落实,让百姓满意,关乎执政者的口碑和信誉,举手之劳,善莫大焉。

  在目前的城市行政管理体系中,社区作为最基层的单位,是与市民生活联系最紧密、感知最敏锐的神经末梢。国计所系、民生之重,更是在社区实现了交融。

  根据《社区服务实施意见》,上海的社区服务将着眼于解决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与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关的政务受理、办理、出证等事项实行“一门式”、全程委托、全年无休式的集中受理;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着力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一些提高社区居民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举措也将不断完善,如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完善家庭病床、居家照料、临终关怀等;同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因地制宜体现个性,为社区居民提供图书阅览、团体活动、教育培训、科普普法、健身康复、休闲娱乐等各类公益性的文化服务。

  其实,上海市社区建设的有益探索并非始于今。近年来,市政府围绕社区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措施。譬如,“镇保”的推行解决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市郊农民的后顾之忧;社区健身苑的大面积推广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硬件保障。而正是基于上述点滴实践,使得《社区服务实施意见》的出台成为水到渠成之必然。

  对《社区服务实施意见》进行文本解读,不难看出,“服务”是其中的关键词,而该意见的出台,也恰恰体现了市政府在执政理念上实现了可喜的转变,即在职能上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与此相应,在体制上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在权力模式上由高度集中转而分散下放。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之殷鉴。

  以往的经验表明,那种市、区两级政府大包大揽,统摄市民吃、喝、拉、撒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往往是政府怀一腔善意,事无巨细地管,结果市民真正获益寥寥。究其原因,政府在角色设定时将自己当成了单纯的管理者,管字当头,势必渴求“无所不能”,而“全能政府”在逻辑上总是倾向于权力的集中。于是,政府的权力集中了,市民权益的保障却成了难题———“无所不为”的良好初衷换来的是“无为”的结局。一统就死,一放就活。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如此,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概莫能外。权力下放有利于激发基层的活力,事实证明,社区因为更贴近于市民、更了解市民之急需,所以由社区作为基本的调配单位,有利于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为市民提供职业化、专业化的服务。

  还政于民与惠及百姓,互为表里。政府实现了角色转变,市民也在进行着角色转变:由管理对象转变为服务对象。市民尽享社区服务之福,或许也对“我是城市的主人”有了深度的认同。《街角社会》的作者威廉·怀特说过,那些在街边咖啡馆悠闲抽烟的男人们、那些在巷子中琐碎聊天的女人们心中存放着社会的意识形态,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见证了城市的成长,从摇篮到坟墓,他们已经与城市融为一体。

  社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批城市的主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