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people.com.cn 2007-06-28 05:45:59 | 曹建华
6月27日,李金华作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依然触目惊心:环保总局、烟草局、民航总局3个部门多报多领财政资金8489.2万元;发改委、文化部等25个部门所属的92个单位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等27.54亿元;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4个部门所属的5个单位存在未经批准和超标准、超概算建设办公楼、培训中心等问题,涉及金额17.39亿元,共计涉及违规资金190多亿。

审计长李金华
审计发现南水北调办、海关总署等3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等8.59亿元。具体是:用于购建办公楼、对外投资等5.6亿元,弥补本单位日常开支、发放津贴补贴等2.09亿元,超拨款范围、超预算级次或超标准拨付款项8994.84万元。
卫生部、国家信息中心等12个部门存在违规收费或未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问题,涉及金额1.85亿元。
发展改革委、文化部等25个部门所属的92个单位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等27.54亿元。具体是:用于归还借款、基本建设及对外投资等26.4亿元,用于发放劳务费、津贴补贴等7327.81万元,用于日常支出4032.61万元。
中科院、水利部等13个部门所属的50个单位对外投资管理不严,转制不规范,少计国有资产和权益等,涉及金额22.84亿元。
190亿元资金存在违规至少暴露了两个问题:用一句话说,使用者和管理者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合伙侵吞国家资金。国有资金就象一块唐僧肉,稍有权力者都想分一块吃,权大者多吃,权小者少吃。使用者贪污挪用,管理者索要、回扣。以下的事实触目惊心:
一些地方非法买卖土地、乱占耕地的问题比较严重;征地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侵害农民利益。如武汉市洪山区927亩集体山林地,先后4次被非法买卖,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中牟利4 000多万元。
财政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问题比较突出,审计21个省(区、市)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贫资金,其中用于平衡预算等4.28亿元,用于买车和弥补行政经费等1.5亿元。
教育及财政部门“吃”教育问题十分严重。如2002年以来,广东省化州市教育局及各镇教办挪用学杂费等2 561万元,主要用于建办公楼和办公、招待费开支;市财政局挪用400万元平衡预算。1999年以来,该市教育局还将中小学生订阅图书资料回扣款等1 356万元,用于私分和吃喝,其中私分1 103万元,招待费等支出253万元。吴川市地处粤西地区,财政十分困难,但该市教育主管部门在2002至2003年6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吃”“分”教育经费600多万元,其中市教育局吃喝209万元,人均近3万元,是同期在职教师人均工资的近1.5倍;17个镇教办吃喝和发放补贴402万元,人均2.9万元。
甚至连国家救灾资金都敢虚报、截流、挪用:一些地方虚报套取、甚至挪用私分的问题比较严重。有9个县采取重报、多报移民迁建户数等手法,套取灾区群众建房补助资金1.36亿元,占9县迁建补偿资金总额的19%。安徽省霍邱县降低上级补助标准,克扣1804户灾区群众的建房资金360万元。阜南县3个乡镇的17名干部弄虚作假,骗取并私分国家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资金20万元,严重侵害农民利益。
去年云南大姚地震救灾资金下拨进度缓慢,截止2004年3月,中央财政下拨的1.2亿元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仍有5 174万元滞留在县级财政,占43%; 9个地震灾区县中有7个存在上报灾情不实的问题,共套取救灾资金868万元;有关部门挤占挪用救灾资金4 111万元,主要用于平衡预算、兴建楼堂馆所及招待费开支等。云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还批准动用救灾资金4 847万元,建造两个高标准的移民安置点,计划搬迁495户,户均补助近10万元,是其他同类灾区群众户均补助的20倍。少数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借机为自己和亲友牟取高标准住房。抽查一个安置点的40户计划搬迁户,发现有20户不符合搬迁条件。
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公路、水利等项目投资效益不高的问题非常突出:1.部分项目未按期建成投产。抽查的28个省(区、市)利用国债建设的526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136个未按期建成,占25%。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以及项目建设管理不善等。概算投资1.4亿元的广西北海白水塘垃圾处理项目,计划于2000年底建成投产,由于选定的代理商没有进口设备代理资格以及进口合同多处违背国际惯例等,导致已付款的关键设备供货中断,工程拖延至今仍未完工。
2.部分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差。抽查已建成的320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32个没有投入运营,18个长期处于试运营或开开停停的状态,69个运营水平未达到设计能力。投资22.79亿元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河南省煤气化工程,从立项到2001年竣工投产历时16年,期间燃气市场供求发生重大变化,但项目决策者和建设单位仍坚持按原定规划进行建设,致使项目建成后只能按设计供气能力的一半运行,经营陷入严重困境,仅2002年度就亏损2亿多元。
3.有的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隐患。审计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建设情况发现,部分施工单位买通建设和监理单位,采取各种手段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水下护岸抛石少抛多计,水上护坡块石以薄充厚,工程质量令人担忧。抽查5个标段发现,虚报水下抛石量16.54万立方米,占监理确认抛石量的20.4%,由此多结工程款1 000多万元,目前部分堤段的枯水平台已经崩塌;抽查11个重点险段发现,水上块石护坡工程不合格的标段达50%以上。在该工程建设管理中,有关责任人以权谋私、大肆受贿。此案上报国务院后,有关部门立案查处,目前已逮捕21人。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问题更大: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违规发放贷款,违规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发现各类案件线索30起,涉案金额69亿元。此外,信贷业务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汽车经销商和个人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骗取住房和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有的甚至内外勾结,合谋骗取银行资金。如工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姚康达”一人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 141万元,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128套住房,炒作房地产。审计抽查工行北京翠微路支行办理的7.91亿元汽车消费贷款发现,4家汽车经销商用虚假资料骗贷达9 650万元,占12%。
审计发现的问题触目惊心,腐败现象非常严重。使用者贪污挪用,中饱私囊,管理者监守自盗,和使用者互相勾结。国家的钱就这样被这些蛀虫一口口侵吞。在打击使用者贪污挪用的同时,特别要打击那些守护和管理国库的官员,特别是握有资金审批权的中央和省市的实权官员,他们才是最大的腐败分子,国家的钱就是从他们手中流失的。
190亿违规资金养肥了多少贪官污吏。有幸的是李金华审计长上任以来,手握反腐长剑,横扫一切腐败分子,多少腐败官员在他的利剑下现了原形。世有李金华,国之大幸,民之大幸。然而,“审计风暴”却总是干打雷,不下雨,“屡审屡犯”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众所周知,我国审计实行的是行政模式,审计机关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其本身行政执法权有限,主要职责在于发现问题,也就是“打雷”,而解决和处理问题之类的“下雨”,则需要诉诸于司法监督或是相关的行政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显而易见,自身定位决定了李金华只能“打雷”而无法“下雨”。
那么,李金华审计出这么多的违规资金,有多少进了贪官们的口袋,谁来查处这些贪官?尽管李金华的“审计风暴”雷声隆隆,然而,谁来让他下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