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钟】牛顿:2060年,世界末日?
牛顿2060年世界末日预言与温室效应
搜狐博客 > 太阳树 > 日志 > 随笔 2007-06-22 综编:airuo


最近,耶路撒冷希伯来民族博物馆在馆藏中发现了一些尘封的牛顿手稿,让研究人员目瞪口呆的是,这位严谨的科学家在复杂枯燥的算式最后,竟在一张字迹潦草的纸上将世界末日定于2060年!手稿上,牛顿预言世界末日的到来将伴随着瘟疫和战争的爆发……
牛顿,17~18世纪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 他发明微积分与积分法两项定理,发现了普通白光七色组成,及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最后竟然花费了近50年生命和精力,写下了4500页研究手稿,试图预言世界末日何日到来。
也许关于人类世界发展的各种预言太多了,许多专家对于牛顿穷尽毕生之力研究出的这个“末日数字”,认为只不过是个耸人听闻的“伟大错误”罢了。
无独有偶,近日我读到了一份关于地球温室效应后果的科学报告,预测了2050人类面临的危机。该报告称,自1975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9华氏度,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了引起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温室效应的后果: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海平面上升;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更为严重的是,温室效应不仅仅产生海平面升高这样简单的问题。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牛顿关于2060年世界末日的预言,距今已280年,与当前地球温室效应的这份科学报告,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将这份报告与牛顿末日预言对照,令人惊诧。我情愿将牛顿的这个预言,作为向人类敲响的警钟来看待。不管牛顿的预言是否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传大错误”,但它至少是一个危机的信号,我们不应该讽刺或嘲笑这是杞人忧天,它应该使我们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境况,更加重视环境的保护问题。因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黑洞”吞噬地球。物理学家担忧美国纽约布鲁克哈文实验室的全球最大粒子加速器,将产生类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质,把整个地球吞噬。

两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洋底一场地震搅动了平静的海水,高大的水墙毫无征兆地涌向沿岸国家,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和家园,许多幸存者至今生活无着。而科学家预测,造成那场灾难的地壳断层很可能在今后30年内再度断裂,这一地区还将遭到大规模海啸的威胁。


美国《发现》杂志撰文说,有迹象表明,第五纪冰川期即将来临。
三年前,擅于拍摄灾难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花了1.25亿美元精心打造了好莱坞灾难影片《后天》。本片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影片的梗概是:由丹尼斯奎德饰演的古气候学家杰克,发现并预测了温室效应引起的持续全球变暖,将使北极积雪迅速融化,使地球进入冰河期。他猜对了这结果,却预测错了时间——不是若干年后,而是很快就发生了。接下来,影片为我们展示了灾难的场面,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作为冰河期的使者,暴风雨和龙卷风首先光顾洛杉矶,同时狂雪掩覆印度新德里、冰雹重创日本东京。纽约的景象更残:海水在瞬间上涨,冲天巨浪狂涌进入市区,自由女神像也被淹没;接下来寒冷的气流所到之处,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世界,人们甚至来不及换个姿势就被冻住凝固,城市被埋入冰雪中。
影片上映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反响,环保也随之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更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如若环境保护不力,既使经济再发达,《后天》的灾难也会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后天》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更可贵的是,他为人类敲响了环境警钟。
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人人都可以背出来:气温升高、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不过,地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另外一些后果如加剧过敏症、令森林大火肆虐以及让北极湖泊消失等可能人们很少了解到。
面对国际上的不实指责,中国政府近日亮出了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公开表示,中国不是世界环境的威胁,也不承担量化的减排指标,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不履行应对气候变暖的责任,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探索低耗高效的新工业化道路。
此番表态得到了中国民众的广泛认同。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最新调查显示,在4834名受访者中,88.1%的人已经明显感受到气候变暖的趋势,84.6%的人认为这已经成为全世界必须共同正视的紧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