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设“诤言奖”是一出绝妙讽世剧
2007-06-27

   2007年06月27日09:41  来源:新华社—现代快报

    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车志敏表示,云南省将在全国首设“诤言奖”,最高奖金高达五万元人民币,以此鼓励民众讲真话讲实话,监督政府工作,促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6月26日中新社)

  政府广开言路悬赏求谏,历来都是历史书上褒扬至高的善举,孰料时至今日,诤言奖收获的第一批“诤言”,竟然是对诤言奖的批评如潮:“作秀”的呼声弥漫网络,很多人更是直斥其为“我让你批评你才能批评”式的“奉旨批评”。不知道有关官员看到这些会作何感想:是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呢?还是心生怨气暴跳如雷?是前者倒还好说,若是后者则建议赶紧取消诤言奖算了———对诤言奖的批评尚且接受不了,真正的诤言怎能听得进去?

  《战国策·齐策》载,齐威王悬赏求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于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云南设诤言奖显然是要学习齐威王的善举,只不过模式上仅限于“上书谏”,当面责骂官员以及背后议论者均不在受赏之列。

  为何战国时的善举,在今天却要遭遇批评呢?当地官员也许想不通,我来解释一下:因为那时是封建社会,而现在早已是现代社会了。封建社会,整个国家都是君王的,连人民也是君王的,君王悬赏鼓励臣民面刺谤议自己,自然是莫大的善举;今天不一样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官员不过是人民的“公仆”,主人自由发言是天然权利,对“公仆”进行评议更是利益本能所在,再由“公仆”悬赏征集主人诤言,就好比员工悬赏老板评议自己的工作,而这笔赏金最后还是要由老板来出一样,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正是这个意义上,诤言奖好比一出绝妙的讽世剧。诤言奖让我们看到,公民作为主人的发言权有多么可怜,除了背后议论,以至于根本没有机会对“公仆”进行任何有效评议,竟然需要“公仆”通过悬赏的方式来诱惑;而政府官员的耳目又有多么闭塞,以致根本听不到看不到弥漫于网络世界、街巷草野的各种诤言,竟然需要通过悬赏的方式来体察民情民意。一些人的“臣民心态”与某些官员的“君王心态”,都能在诤言奖这面镜子里看到。

  虽说我们的公民意识还很不够,但还不至于落后到需要政府悬赏求谏的地步,因此与其设诤言奖,不如取消种种成文的、不成文的禁令,让老百姓能够畅所欲言。应该承认,虽说政府行政能力已有很大提高,但还不至于高到需要悬赏寻找过失的地步,因此与其设诤言奖,不如遵守法律边界严格依法行事。

  确实,人们敢不敢说诤言,是一个社会真民主和假民主的界限。但是这种诤言应该是公民自由地、无所顾忌地尽情抒发而出的,决不是因为政府悬赏于是奔着奖金而慷慨陈词———那大多只能是虚伪的官样文章,不但起不到诤言的作用,反而可能掩盖真实的悲辛民生。即便偶尔有真正的诤言,能否采纳以致会否因言获罪,也全在既是征集者又是评审者的官员一句话而已。

新闻链接:云南省政府首创诤言奖

    本报昆明6月25日电(记者张文凌)从今天起,云南省政府开始向社会广泛征集并受理群众诤言,鼓励各界人士为云南发展献计献策。凡取得重大效益的诤言,将获得云南诤言奖,最高奖金达5万元。详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