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也是讲牌子的?
对于中国的MSN用户来说,即使挂上“绿帽子”,也不可能真正参与到美国人所发起的慈善行动中,但他们还是要“戴”。而如果挂上一颗“小红心”,就可以真正帮助到一个中国的白血病儿童,但他们却不愿意挂,为什么?
从付出上说,挂“绿帽子”和挂“小红心”,几乎完全相同,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你挂上,然后不需要你花一分钱,但结果却是完全不同。
前者———绿帽子,对于中国用户而言,就是一个慈善标志而已,后者———小红心,对于一个贫困的民工孩子来说,则能起到切切实实的帮助,但为什么对于前者人们趋之若鹜,而对于后者,同样的MSN用户,却无动于衷?
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的MSN用户大多是白领的缘故。白领有如下特点: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相对良好的职业和相对不错的收入,他们是最喜欢也最乐意与国际接轨的人。
或者换句话说,他们以与国际接轨为荣,以不与国际接轨为耻;他们崇尚科学知识,憎恶愚昧无知。
所以,整件事情联系起来看,就很好理解了———“绿帽子”是“国际名牌”,而“小红心”是“乡镇产品”,即使都是慈善,但品牌是不同的。大品牌,国际品牌,意味着值得信赖,而小牌子,乡镇作坊里出来的,或者没牌子的“小红心”意味着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中国白领挂“绿帽子”,实际上是在做一项国际慈善秀,因为“绿帽子”是相对美国的MSN用户而言,而中国白领挂再多的“绿帽子”,也不会为慈善多捐一分钱。既然这样,他们为什么不把“绿帽子”换成“小红心”呢?
一般的白领是不会“换”的,即使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即使就是纯粹的举手之劳,但他们不会的,因为他们对“小红心”不相信。
他们不是没有热情做慈善,但他们在生活中养成了“看牌子”的习惯,这个“小红心”,无论动机和初衷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富于责任感,多么的无私无畏,但对于中国白领来说,他们还是会首先习惯性质疑发起者,甚至会说———我凭什么要响应你的号召呢?你是谁,你配吗?你想从中得到什么?名吗?利吗?
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那么,是否意味着“慈善”“义举”也要进入这样一个时代?人们的爱心是否会像腰包里的钱一样,更愿意流向那些国际知名的“慈善”品牌,比如说帮助美国组织救助的900万流离失所的孩子,但却非常吝啬于救助一个身边的活生生的民工孩子?
来源:公益时报 200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