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敬重专职投身于公益事业的人,也很敬佩在做着事情的同时,还有闲暇支持公益事业者。但是刚才MSN上汤包提起王建硕,去那里看了新出的“公益的情结”一文,觉得他把公益和做事情严重隔离开来。我有些不同看法。我认为,一个企业,好好去做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莫大的公益事业。提供的社会就业机会,创造的社会价值和财富这些,难道不是在为人类社区做着贡献吗?何况,还有每个月都要交那么多的税。
企业对社会的反馈,不应该是靠参与公益,而是要做好本分,创造价值。然后在做好企业的同时有了闲暇和富余了,像BILL那样去做几个基金,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我有个亲戚在泰国经营一个慈善机构,在国内也设立有分支,还帮一些曝尸野外的不幸者收拾残骸集中烧化,这是一种功德。但是哪怕是垄断着,“做恶着”的微软,哪怕他把成功建立在多少失败企业的基础之上,但他促进了一个产业,让一大批的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其功德,就算BILL不做那么几个慈善基金,都比一个专业的小慈善机构要大。
看王建硕,我发现他总在赞美,总在感恩,仿佛在他的世界里都是阳光。感觉我们活在不同的世界,角度不同,看东西也都不相同,难道上海和深圳已经在意识形态上差别那么大?还是王建硕把自己在外企里封闭得太利害?比如他的这个帖子,我一看所想到的,都是一些不怎么好的,比如,那些在股市上翻云覆雨,然后拿些小钱出来捐捐的社会公益事业爱好者;比如那些经营黑社会的慈善家,今天砍一个人的手,明天领养一个小孩;比如希望小学……
我想,我们在进入更高的层次之前,必须强调一些王建硕已经习惯了而我们很多人还没有习惯的话题:先做好自己的本分,为企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是目前我们这个社会阶层最缺的职业化本能。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有资格去讨论公益,以及情结。至于一个企业回馈社会的基本,就是好好干,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