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存在黑箱操作?
2007-06-25

  

自去年开始,看病贵看病难随之带出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全民大讨论,《信息时报》曝光台热线自开通以来接到读者有关医疗纠纷的投诉或咨询电话逐渐增多。在这些咨询投诉电话中,有关医疗事故鉴定的问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现状:级别越低越不规范

    科学公正的医疗事故鉴定是处理医疗事故的关键。广东东方衡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梁穗云向记者表示,行业保护难免存在,对于个别可能产生较大不良影响的案子,有强势背景的医院会动用所谓“关系”,在实质问题上只是一带而过,不过一般情况下,医院基本还是会能照章办事。

    日前,记者以患者家属名义向南方医院司法鉴定中心电话咨询,对方的坦白让人意外:“上面有规定,象我们这样的大医院尽量不要接活,你去找些私人鉴定中心吧”。一位曾经参与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某三甲医院专家向记者解释说,广州还算好,一些大型医院虽可做鉴定,但怕惹麻烦都基本回避,下面的一些二级市就不一样了。“越往下走,黑箱操作越明显、越厉害”,不同级别,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规范程度也大不相同。

    另外,这位三甲医院专家向记者表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专家组队伍,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道德品质,都参差不齐。由于每次鉴定的专家都是随机抽取,是否遇到医德医术都上层的专家,患方只能凭运气了。

 律师说法:黑箱操作阻碍解决医疗纠纷专家匿名可逃避责任

来源:信息时报

    处理该起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案件的患方代理人叶律师向记者坦言,陈超群个案在众多的医疗事故中并不算罕见,相关的责任医生也并非有意致使陈超群成为植物人,之所以要控告相关医生承担刑事责任,目的还是希望能警示大家,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是一个高风险职业,和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息息相关,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来不得任何疏忽”。同时,叶律师还对现有的相关条例提出了质疑,表示黑箱操作依然严重影响着医疗纠纷的解决。

    据了解,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之后的15年内,其成为处理医疗事故唯一的的法律依据。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条例》,正式实施至今,《条例》将医学鉴定的主体改为“医学会”,医疗争议需要鉴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医学会进行,医学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人选,专家且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