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防组"功过论"掩盖了什么
2007-06-25
对于“牙防组事件”,卫生部疾控局坚持认为,比起牙防组做过的很多事情,违规认证只算是个小问题,牙防组成绩大于问题。(6月19日《京华时报》)

    对于已经在2007年4月30日寿终正寝的牙防组,评述它的功过对于整个“牙防组事件”而言,显然无济于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牙防组的存在同样是一柄双刃剑,在它的生命历程中既“倡导设置了每年9月20日的全国爱牙日,组织了两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这样所谓的大事件,但它却重创了认证的公信力,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违规认证、收费论证的甚嚣尘上。前后两者孰轻孰重,显然无法搁置在一个天平上。

    在最需要痛定思痛的情境下,卫生部门抛出了牙防组“功过论”,面对如此耐人寻味的举动,我们倒很有必要问一问:这是亡羊过后理智的补牢之举吗?如果无法直捣事件的病灶,我们能担保牙防组或“疑似牙防组”事件不会再度上演吗?

    事实上,“牙防组事件”的病因首先正是市场经济语境下曾经让卫生部门引以为傲的“不增加行政机构、不吃皇粮”这样先天性不足的体制之花,最终催生了牙防组认证收费的恶果,换言之,“牙防组事件”只不过是偶然中的必然。

    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既然生下了孩子,我们就应该对他(她)负责”。显然,作为卫生部门“孩子”的牙防组,卫生部门既没有履行好本分的“喂养职责”,比如“除卫生部委托的一些具体项目,作为一个专家指导组,牙防组不可能得到拨款”,而实际上“不管宣传牙防知识还是组织流调,都需要钱”,公益特质的牙防事业难道真的是身处真空,不需要经济支撑么?同样,卫生部门也没履行好应有的“监护职责”,比如“在牙防组认证最初遭到媒体质疑时,卫生部曾要求牙防组马上停止认证”,而要求归要求,却没有痛下杀手。不知道是因为心生愧疚而护犊还是怕惹火烧身,而眼睁睁让牙防组走上了生财有道的不归路。而在牙防组流连忘返于金钱海洋的时候,我们的家长竟连拉一把的意愿都没有,导致了最终的养痈成蛆。

    孩子犯错,扪心自问的首先应该是家长,应当努力找出教养方式上的“短板”。看看卫生部门历数牙防组“品学兼优”陈年往事的姿态,我们相信他们不过是在推卸自己应有的责任罢了,而这样的“现身说法”对后来者有什么警示作用呢?要知道,在卫生部名下,除了牙防组,还有防盲组(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糖防组(全国糖尿病防治指导组)等,而“在国家各部委下均有或多或少的各类机构”,如此的反面典型能给他们当头棒喝吗?让人担心!

来源:公益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