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u 2007年06月20日14:12 来源:贵州都市报
“富保姆”折射义工氛围的缺失
现实中,只要有点办法,很少有人愿意从事保姆职业的。但“不听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据说在沈阳,有富太太不缺钱只为解闷和增加交往,争相做保姆(6月19日《华商晨报》)。
据悉,个别富太太当保姆,是为了活得“有滋味”,而且,雇主对她们的服务也很满意。这很容易理解,这些富太太虽然在物质上较为充裕,但在精神上,由于生活空间的相对狭小而并不充实。
可是,对于这些渴望走出家庭小圈子的富太太而言,走出的方式很多,何必非要去做保姆呢?
笔者不是歧视家政服务业,但在现实情况下,把家政业的社会地位人为拔高,也不是实事求是之道。其实,这些富太太在保姆之外,还有一条路可走。这条路,既能让自己走进社会,又在某种程度上不至于面临家庭、社会的压力,这就是做义工。
在一个社会分工相对成熟、道德建设相对完善的国家和城市,义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事义工,做慈善事业,是很多富太太甚至富小姐的不二选择。这些富太太为何宁愿做保姆而不做义工呢?也许,这需要勇气。可是,从事保姆总比做义工需要更多勇气吧?中国人好面子,即使从单纯的面子讲,做义工也比从事保姆更能给人圣洁感、崇高感吧?
或许,富太太做保姆,是社会的一个进步。然而,富太太争相做义工,这样的社会才更值得我们向往与推崇。这些富太太为何不做义工?也许是我们这社会缺乏义工氛围,也许是我们这社会缺乏义工组织。这无疑是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