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才能保证交强险的公益性
2007-06-18

  
 
jxnews.com.cn      2007-06-18 10:12  

  虽然质疑声层出不穷,有关方面四处救火,认为民间计算有误,承诺在三季度公开第一年的财务状况、费率调整大的举行听证会等,但迄今没有全面数据公之于众。有关方面要一洗冤屈,最好的办法是实行网络公示。

  交强险原本为减少社会矛盾而设立的险种,如今因不公益、不透明引发种种非议,甚至引起法律纠份。交强险强制推行的合法性来源正在于其公益性质,国外类似的险种都依此而行。

 
  公益性强的活动以及保险等,大都在税收等各方面享受一定优惠,反过来,从业者也必须在严厉的监管之下,保证其将资金用到了该用的地方,防止违反非赢利宗旨成为赢利的伪公益。我国交强险是否赢利?

  民间与保险业分歧极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其他险种相比,交强险费率高而赔付额偏低:1千元以上的保费最高只有6万元的责任限额。而公益性需要制度性约束保障。

  首先是专款专用,使之难以成为牟利途径。据主管部门称,各保险公司从事交强险业务,将实行与其他商业保险业务分开管理、单独核算的办法,无论盈亏,均不参与公司的利益分配,保险公司实际上起了代办角色。

  但此说值得商榷。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交强险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监会先后颁布了10个以上专门针对交强险的管理文件,可以说监管严格,但很难说这些文件就能管好交强险使其专款专用,不摊入其他成本中去。平安与人保财险车险的大幅增长同样让人费解,保险公司一旦违规被发现,最严厉的惩罚是取消交强险经营资格,这对于一个经营公益性、社会性、强制性险种的保险公司来说,罚得太轻。

  其次,体现交强险公益性质的重要配套举措是设立救助基金,但交强险实行至今已近一年,救助基金的设立迟迟难以浮出水面。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首次提出,“建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至今,交强险在2006年强制推行,救助基金只闻楼梯响。

  第三,公益性质的活动避免被怀疑,最有效的手段是财务公开。如今,虽然质疑声层出不穷,有关方面四处救火,认为民间计算有误,承诺在三季度公开第一年的财务状况、费率调整大的将举行听证会等,但迄今没有全面数据公之于众。据报道,6月8日,保监会已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核算管理的通知》,要求各从事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在8月1日之前,向保监会报送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业务年度的交强险专题财务报告,而且该专题财务报告应当由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期待该财务报告早日公布,以澄清公众质疑,并便于检索。

  最后,根据交强险条例及《立法法》相关规定,交强险赔偿限额应由保监会会同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共同制定,而目前的赔偿限额与费率均是保监会单方面发布,缺乏合法性。这不是行政规章,甚至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够不上。也就是说,有关方面自己精算、自己制订标准,很难在制度上保证公平,惟一的办法就是用独立的第三方制约,否则,被保险人很可能被保险公司单方掌控。

  主要代表被保人利益的监督机构,如果自身的公平理念与身份不能扭转,社会保障性险种,恐怕都可能被扭曲为“权力为刀俎、投保人为鱼肉”的赢利手段。所以,交强险问题不是要不要设立,而是如何规范、合法、公开、透明。□叶檀(上海学者)
 
来源:( 新京报 )

 

交强险浮动不能逾越制度边界

        从今年7月1日开始,交强险费率将与每位车主的交通事故和交通违章记录挂钩,实行上下最高30%的浮动。虽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实现“奖优罚劣”,但类似“获罚容易,获奖难”的争议声音已经出现。

  “获罚容易,获奖难”的争议声音绝不是空穴来风地胡搅蛮缠---“三年无违章方能降低30%费率”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此一来,保监会“奖优罚劣”的制度设计难免形同空文,独让保险公司容颜大悦、从中得利。说到底,保监会这一纸命令,实在太过苛刻,也太过理想主义。高估机动车司机的主观能动性和低估客观条件的掣肘,其结果必然是使得一项出于正义的制度沦为“理性的自负”,不仅不能“奖优罚劣”,反而激发逆反心理,耗散制度的合理性并增加制度运行成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