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west.com 来源: 中国网 2007-06-18 08:57
六月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虽是洋节,但由于与我国历来倡导的敬老爱幼精神吻合,故此洋节正逐渐为国人接受。父亲节是子女向父亲表达敬意、爱心的机会,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笔者认为“常回家看看”是父亲节的最好礼物。
不知道世界上的孩子们第一声是叫爸爸的多还是叫妈妈的多,反正父亲节比母亲节整整晚来了10年,而且至今知道的人不多。而谈起“父亲节”究竟想怎么过?大多数父亲表示,其实并不希望孩子们花钱买多贵重的礼物,倒是希望他们能经常回家看看,或是在父亲节这天能陪陪他们,亲近亲近他们,就比得到任何礼物都开心。
现在社会因为受金钱至上的冲击,有些人的亲情观念淡薄了,好象一切亲情友情都要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有钱有地位有利用价值的就有感情可言,反之,就成了形式上的一种关系。即使有的人在机关在城里工作,也都把大部分精力和心事放在领导和妻子子女上,却很少想到自己年迈的双亲,平时难得回家看看。
养儿防老,儿大养老,这是我们做人最起码的道德,现在虽然说我们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正在完善,老人将来的衣食温饱能够解决,但是那份亲情那份天伦是无法可以取代的,父亲的今天也就是我们年轻人的明天。金钱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而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再多的金钱也无法买到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终身无法回报的。
“常回家看看”这礼物的要求不高,但对父亲意义很大。他们需要交谈,听一听外面的信息,聊一聊工作生活学习方面的情况。回家,使他们有机会和外界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他们需要得到子女的体贴。儿女举手之劳的事情,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是很困难的。他们有焦虑和苦闷,尤其是疾病缠身,更需要得到精神支持和思想开导。生命的含义对孩子和老人来说,感受上是很不相同的。这既是一个自然规律问题,又是一个心理和感情问题。
父亲节,儿女不光只是回家看看,更要做到“常回家干干”:买菜做饭、涮涮筷子洗洗碗,多为老人干些活儿,让老人感受到儿女回来后的温暖与轻松。但愿每一个回家看看的儿女,都能带着孝敬,带着温馨,给父亲节的老人真正送上一份亲情。作者:李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