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军荣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法理意识状况,华南师范大学在该校大学城校区5个学院进行随机调查,共发出200份问卷。 调查显示,仅有两成学生认为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当遵守交通规则,超过五成学生会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多数学生在没车经过或者赶时间的前提下都会闯红灯。更有学生指出,“如果大家都闯红灯而自己不闯则会被人看成是傻瓜。”(6月14日《信息时报 》) 遵守交通规则本应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可在一些大学生的眼中,竟然成了傻瓜才做的事。是非颠倒的背后是大学生遵守规则意识的淡漠。 能够考上大学,智商应该不会太低,可他们却往往游走于道德与法律的“灰色地带”之间,其因并非是愚笨,而是自认为“精明”的缘故。在他们的眼中看到的不是遵守规则所带来的益处,而是不便和麻烦。看到许多人闯红灯,结果没事,于是他们就“聪明”地认为,惟有游走于“灰色地带”,才会使个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大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太多的“规则淡漠症”,正因为有太多的人不遵守规则、没有规则意识,才使得“聪明”的大学生随波逐流。 诚然,大学生应该为遵守公序良俗作出表率,但在普通缺乏规则意识的状态下,仅靠大学生来行动是无济于事的。在现实面前,大学生们是守不住那份寂寞的。对于大学生的出轨做法,我们应该批评、教育,可是我们却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他们,更不能只在大学生的圈子内寻找原因。 其实,如果不是调查大学生,而是调查其他人群,也许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笔者一向遵守交通规则,但假如置身于一群闯红灯的人群之中,我自问也难以独善其身。 只有让遵守规则的人得到益处,让不遵守规则的人受到处罚,让规则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才能建立起对规则的信仰,“不闯红灯会被看成傻瓜”的论调才能消失。 |
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