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QQ上出现了亮果的头像,久违的老友再次相见,甚是开心。于是邀请他到昭通来走走看看拍拍片子,他说等三个月以后才能找机会来。上次去北京就没遇到他,很是遗憾。亮果在看了我近期拍的片后指出:不能只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要深入思考,找准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找得到感觉。
事实上,亮果指出的问题困扰我已有一段时间。无论是在和王勇老师的交流里,还是在有交杂志里都说到一个基本相同的经历:摄影爱好者起初是见什么拍什么,没有方向和目标,整天和影友东跑西跑,到头来没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摄影系列,最终一事无成,废片一堆。王勇老师曾对我说,他拍了几十年的片,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拍摄思路,那就是,拍到一定的时候,就要拍文化,否则就走不下去了。
拍文化?这好象有点抽象哦,文化原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用影像将其固定下来,这就要深入思考了。而且,如何才能准确地表现当地某一方面的文化呢?这更是难上加难。
昨天亮果说我拍的《逝者》这组片子不错,但是缺乏细节。同时发了两张他用正片拍的北方丧葬的片子来给我看,问我拍得如何。因为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故未敢作评价。他介绍说,一张表现的是悲痛,另一张则是凝重。我终于明白了“缺乏细节”的含义了。在心底谢谢了亮果N遍!
昨天下午刚巧又遇上江东明月,说起即将去拍一个涉黑案的庭审,亮果不但发了一组他新近拍的涉黑案庭审片子给我看,还告诉了我一些抓拍技巧。又在心底感谢江东兄N遍!
摄影这条路啊,我是走定了,淡泊名利。茶、音乐和摄影将是伴我同行的几位好友,而摄影这门艺术,我刚接触,要走的路还很长。也许象如今这样找不到方向的迷惘是难免的,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者的必经之路。不过我相信,在诸多朋友的帮助下,我会走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