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跟佛说点事儿:)
2007-06-09

没有什么中心思想的一篇记:)

  原,意属“无题”;文,却没有那么博杂。散漫的事、零落的记忆,碎嘴絮叙竟也让我钩织成篇。

回国休假的时候,母亲一定要我们两口子到一座知名的寺院拜拜。我是无神论者,但内心对佛祖未有星点亵渎的不敬不信(言辞如有疏失,纯属无心过,请勿苛责);也知,自己常年漂流在外,父母的诸多悬念祈福似只有无边处的安身的佛祖可以照应。

一佛一佛的拜下去,我多叨念的希望是亲人朋友的平安健康快乐;他们在我心里亦是照应我的神:)

国内现在的的寺院,太多的小摊儿,摆放着各种香品挂件等说道儿诸多的物什。你花了钱,呈给佛,不是“买”,是 “请”的。我请了几串水晶的手链,主婚姻、财富、智慧、健康,将对世间平凡的、难得的幸福的愿望带到了非洲。

从入口第一佛开始,我或未及佛前或立于佛前,总有嗡嗡大的声音追在身后,“要不要香烛?要不要属相坠儿?要不要红腰带……有开过光的啊……

我也去过国外的寺院,类似意义的物什,只在寺院入口处有请,进得寺院,便只有佛和我们了。

异日,和朋友们聚会,说起彼时,“我跪在垫子上,正想跟佛说点事儿,工作人员就在身后叨叨,要^&#@*#%吗?真讨厌!哪里是清净地?

朋友们哄笑,你还跟佛说点事儿:)

这,以后,常有朋友拿此逗趣我。

作文时,手上的水晶珠粒偶尔磕击键盘,是,家乡的声音吧。

 

老公去在约堡的中医店,“有疟疾的药吗?(是准备带到刚果去的)。”医者将眼睛从眼镜外窥视,问:“你是月经多还是月经少?”

在刚果的中医诊所,只要你有点不舒服,全诊断为“疟疾”。

 

在约堡的上品超市,中国人开的工艺品店里,买了三串( 10颗一串)蜜腊,每串800元左右,国内鉴定全是是假的。本来,返回约堡时候,要拿着鉴定书去理论,只为一口气,硬性的被老公压住,知,那店是有黑势力罩着的。

凡此种种,我又一次的发誓,再也不上中国人的当了;上回在西罗町买的蛋黄派都是长毛的,也是飘洋过海水土不服吧。

 

及至圣诞节,工厂里又有黑人病死了;这4年间每每都有发生,全不过三十多岁。据说,这里的黑人的平均寿命很难达到40岁。

南非规定,在圣诞节,老板要给自己的员工买烤肉吃。 

公认节期从12月24日一直到第二年的1月6日,我们规定他们是1月8日上班,不过,总是会拖到20多号人才能到齐.

24日下午,黑人们陆陆续续赶去教堂区,做祈祷,街面上很安静;很多超市也歇业了,大约要2、3天后恢复营业。

 

黑人多信基督教,教理说,人是带着一身罪恶临世,所以首先,人必须先有悔改的心愿,其次是相信耶稣救人的能力。在心理和行动上还要有三个过程,人必须先有罪恶的感觉,承认犯了罪;认罪后接着为罪忧,生出忧伤的心来;必须再进一步,热切羡慕由罪中得释放。

由此,就算,做了什么不体面的事情,只要有悔过“心”的,就可以获得“原谅”;我们,这些异族人的原谅不原谅,就不重要了:)我们被一黑再黑,就不足为奇了。

信仰本身都没有什么问题,就要看,人,本身对信仰的利用了。

政府对非洲的援助是出于政治目的,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涌入非洲,当地黑人的毛病却是我们给惯出来的。
    正如前段日子,我从刚果金离开,的确是要由移民局的#¥#%带进去(黄白人种都一样),办理手续;我最后给了1500方(合,人民币25元),#¥#%一阵哇啦哇啦的,我久久久久“茫然”的看着他,不说话,心里想:再坚持一下,实在不行,可能还是要再添些的。
    结果,倒放了我。
    坐在候机厅;一对同胞身边落座,给他们办事的两个黑人,颠颠的,递还上20美金;同胞,没有接过来,嘴里还说,给你吧!(中文!);恐惧的还在后面,同胞伏下身,从旅行袋里又抽出一张20美金,递给了黑人身边的黑人。

我们进出关的价码,就是这么抬起来的!但,我们在当地却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尊重!倒成了别勒索的最佳对象。

是,也我们自己“人”的问题。

 

窗上,有很多议论非洲和非洲人的文章,中非友谊那是课本上的东西,而“友谊”应该给那些实实在在帮助过我们的人,但是,单从资源掠夺的角度上,我,个人倒是觉得非洲不错,非洲人民不错,我可以用比较少的钱得到多多利润,至于非洲国家的富强,谁在乎呢。

有窗友说,非洲振兴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天才的领袖人物和一个目标明确的政党(这两样,非洲,有);也有窗友说,非洲大陆的什么种族分散、国家太小·#·#%历史的曾经辉煌(人类的发源地,当然会有无法模仿的过去)……欧美列强不允许……

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本身。

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主观上的“人”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那么,有过非洲经历的人已经告诉过我们,非洲人的品质是什么。

再说,美国当初是由爱尔兰移民和英国清教徒建立起来的国家;新加坡的历史也有雷同的地方。也只能说明,建立这“种”国家的倘若是黑人,那么这种国家的历史久是另外的模样了。

 

“寂寞是清福”的美文,是看的,描述的是一种境界;而在非洲,寂寞孤单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有点无奈:)

我在约堡,除了工厂、超市(采购一些日常用品)、车子、自己的房子,不会在大街上溜达,如画的风景过了眼,去不以为“美丽”,因为我没有自由,在这个环境下,我自己禁锢了自己。

因为车窗忘记摇下来,就被抢了,没有经历的人感受不到那份羞辱;在刚果、赞比亚,自由是有的,而,没有亲人朋友的孤单亦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

为了生活的更好,努力赚钱,坚持是一种本能,很多东西,是生活强加给我们的,就算不愿意,也躲不开,哲人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那么,就在“坚持”中学会面对和解决。

 

闲暇时,在网上流连,倒也读了很多在国内没有时间看的文章,比如钱穆、陈寅恪……

走运的钱穆,背运的陈寅恪,同是大师级历史学家,年龄仅相差5岁,且,社会提供的历史机遇也大致相同,其命运的好坏却判若云泥。

1)A,陈寅恪在博览群籍的时候,顺手把有关的资料、以及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主要书籍的书眉上,久之,这些书籍就成了他的笔记和资料库;然而,不断丢失书籍的意外却一次一次的发生了

B,口述的“寒柳堂记梦”与三册诗稿,至今也没有下落。

C,正值人生壮年,失去了眼睛。

2)A,钱穆的传世之作“国史大纲”虽是国难当头,却得以顺利出版,在苏州故乡,化名梁隐,藏身废园,于动荡离乱中完成了“史记地名考”、“先秦诸子系年”等著作,并补习了英文。

B,自传“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圆满完成。

C,84岁后,尚遭遇双目失明之厄。

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有细节,说,陈先生心怀离乱,忧虑不能自遣;而钱先生能置身离乱之外,置身学人的热闹之外,除学术之外,好像啥事也没有。

    如今,说起性格决定命运,很有些稀松平常了;可是,看看两位史学家的命运,就不能不重新掂量一下性格的重量。

 

一个笑话,作为结束语:

研讨会上,与会者纷纷咨询刚刚做完报告的一位遗传学家,“教授先生,如果将一头大象和一只蚊子杂交,那会得到什么?”

“什么?什么?当然会得到诺贝尔奖!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