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南新闻网 2007-05-24 13:38:13 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
第十七次全省民政工作会议昨天在福州隆重举行。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十五”民政工作,全面部署“十一五”民政工作。这对进一步推进我省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民政工作直接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一项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德政善举。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政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5年来,全省民政系统自觉围绕我省中心工作,服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大局,找准站位,发挥作用,扎实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近百万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建立,双拥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全面展开。“十五”期间,民政工作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为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民政工作担负着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职责。我省民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着力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着力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执政为民。民政工作是为民之政,是和谐之基。我们要按照省委“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各项职责。民政工作要着眼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着眼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加强社区建设,引导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双拥工作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力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认识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认真研究解决民政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着力在民政工作的薄弱环节上求突破,在增强民政事业发展的后劲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在破解难题上有新创造,在推进工作中有新成效,在解决民生上有新作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主动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社会各界要继续关心民政、参与民政,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民政事业发展的导向和氛围。广大民政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弘扬亲民为民的新风正气,牢记为民之旨、恪守为民之责、躬行为民之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海西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科学发展,着力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时代赋予民政工作的重大使命。让我们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改革创新,奋发进取,推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以新的业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