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mnews.com.cn 2007-5-17 9:28:12 江门日报
5月16日正式通车的江珠高速公路概算总投资为30.67亿元,累计降低成本6.17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5754万元,与珠三角建成基本相同技术标准的高速公路相比,平均每公里造价降低了1000万元以上(5月15日《南方日报》A06版)。江珠高速公路创造了许多经验,也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笔者认为,最值得借鉴的应该是管理到位和项目创新,使项目既节约了资金又保证了质量。
众所周知,一个时期以来高速公路成了腐败的高发地。因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招投标不规范、暗箱操作盛行,致使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往往由个人说了算。加之工程层层转包,层层扒皮,到最后,真正用在公路建设上的款项所剩无几,施工方不得不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手段来完成建设任务,因此,就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在高速公路网络中,有的路段因路基不牢,使用没多久就坍塌垮掉了;有的路段因沥青铺的厚度不够,刚通车就大修,路面上“补丁”摞“补丁”;有的桥梁使用没几年,就散了架,甚至断裂。
不能说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没有完善的制度。问题的根本是有制度而没有严格执行,管理不严格不到位。江珠高速公路是民营企业项目,业主深知建设资金来之艰难,因而在建设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管理、管理到位的原则,如挤出工程造价水分降低成本45600万元,集中采购货比三家降低成本8000多万元,优化项目设计降低成本近6000万元,创新技术降低成本5500多万元,等等。正是有这些严格到位的管理,才有总造价不升高反而每公里造价下降千万元以上的成果,成为近年来珠三角区域控制建设成本最好的高速公路项目。
科技创新是建设高速公路的利器,也是节约成本的核心力量。江珠高速的建设者围绕着以提高工程质量为中心,积极引进新技术研究成果,把11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凡是能保证质量安全、保证技术标准、降低投资成本的科技创新项目,都能得到立项审查通过,有些项目即使存在一定风险也敢于尝试。这些经验表明,项目科技创新也是控制成本抑制腐败的重要环节。(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