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里造价降低千万元的启示
2007-05-17


e.jmnews.com.cn      2007-5-17 9:28:12  江门日报 


  
  5月16日正式通车的江珠高速公路概算总投资为30.67亿元,累计降低成本6.17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5754万元,与珠三角建成基本相同技术标准的高速公路相比,平均每公里造价降低了1000万元以上(5月15日《南方日报》A06版)。江珠高速公路创造了许多经验,也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笔者认为,最值得借鉴的应该是管理到位和项目创新,使项目既节约了资金又保证了质量。

  众所周知,一个时期以来高速公路成了腐败的高发地。因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招投标不规范、暗箱操作盛行,致使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往往由个人说了算。加之工程层层转包,层层扒皮,到最后,真正用在公路建设上的款项所剩无几,施工方不得不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手段来完成建设任务,因此,就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在高速公路网络中,有的路段因路基不牢,使用没多久就坍塌垮掉了;有的路段因沥青铺的厚度不够,刚通车就大修,路面上“补丁”摞“补丁”;有的桥梁使用没几年,就散了架,甚至断裂。

  不能说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没有完善的制度。问题的根本是有制度而没有严格执行,管理不严格不到位。江珠高速公路是民营企业项目,业主深知建设资金来之艰难,因而在建设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管理、管理到位的原则,如挤出工程造价水分降低成本45600万元,集中采购货比三家降低成本8000多万元,优化项目设计降低成本近6000万元,创新技术降低成本5500多万元,等等。正是有这些严格到位的管理,才有总造价不升高反而每公里造价下降千万元以上的成果,成为近年来珠三角区域控制建设成本最好的高速公路项目。

  科技创新是建设高速公路的利器,也是节约成本的核心力量。江珠高速的建设者围绕着以提高工程质量为中心,积极引进新技术研究成果,把11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凡是能保证质量安全、保证技术标准、降低投资成本的科技创新项目,都能得到立项审查通过,有些项目即使存在一定风险也敢于尝试。这些经验表明,项目科技创新也是控制成本抑制腐败的重要环节。(小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