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关注】我们为什么需要慈善榜
搜狐博客 > 废话说的好就叫杂文 2007-05-14
二千多年之前,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一文中,针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观点,和伯夷、颜回等人善无好报而盗跖等人竟得善终的史实,提笔写下了振聋发聩的质问:“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二百多年之前,当亚当•斯密斯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知道他留下的《道德情操论》这样一本钜作,会是人类文明库中多么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有智慧和有美德的人乐意在一切时候为了他那阶层或社会团体的公共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一句坦诚的论定,促进了西方近代慈善事业的产生。
而在今天,质问已有答案,论定已成谶言。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已经成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亚当•斯密斯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引发我们体恤同情的是别人的悲苦,催促我们身体力行的是内心的责任;吸引我们永不止步的是公信的秩序,鼓舞我们付诸热忱的是光明的内心。慈善,也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有理由认为,它必将成为消除社会之竞争不公和改造人性利己缺陷的有力工具,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必要补充。
我们坚信,对于善行的颂扬,不仅是彰显慈善和财富的正面力量,更是催生整个社会对于个人价值的公平体现和正当评价;对于善行的记录,不仅可用以权衡国人道德情操的正义水准,更可用以佐证自然怜悯情怀的普遍存在;对于善行的评判,不仅能催生感恩情结的理性意识,更能够推动民族上升期间“向善”文化的形成。
1976年,福柯在法兰西学院作系列演讲,主题深远,听者甚众,然其主旨就是一句话:必须保卫社会。而此刻,在《福布斯》杂志宣布退出中国慈善家排行榜评选行列之际,我们深深感到,必须保卫慈善,必须保卫慈善榜,因为它是一个萌芽,一个希望,是初生的中国慈善文化的最幼小却最顽强的生命。
有人退出,总会有人加入。我们如今的时代还没有超脱贫富、贵贱和不公而达到不需要再去扬善惩恶的阶段。从这一点来说,不是我们选择了历史,而是历史选择了我们;不是我们在记录历史,而是历史在记录我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们必将携手,一路同行。
公益中国 4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公益盛事——“奥康·善行天下·2007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暨颁奖晚会,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如期在京拉开帷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给王振韬颁发“2007年度慈善特别贡献奖”
海外捐赠往往比较透明,而一些中国
福布斯昨日宣布——从今年起,福布斯取消中国慈善榜。这是福布斯为
1999年,美国的《福布斯》杂志进入中国,推出首张中国富豪榜,一炮而红。2004年开始,福布斯为中国慈善家排榜,截至目前,已推出了3张慈善榜。
著名的《福布斯》杂志要取消中国慈善榜榜单了,咋一听没在意,细琢磨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
8年前这本杂志首进中国,因推出首张中国富豪榜,一炮而红。2004年开始,福布斯为中国慈善家排榜,截至目前,已推出了3张慈善榜,这是福布斯为中国富豪排名8年来,取消的第一张榜单。没想到这家杂志在为中国的慈善事业推波助澜了3年后选择了退出,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自此中国慈善事业又缺少了一面鼓手。
一个故事。说有个心善的富人在建屋时特意把屋檐盖得长长的,以方便穷人避雨,但穷人一边在他家门口避雨,一边破口大骂贫富不公,在听到他家失窃后更是拍手称快。富人想不通,就去问先生。先生叫他把屋檐改回本来的模样,并在不远处盖一间亭子。结果去那里避雨的人都开始称赞富人的仁慈。
眼前的贫富悬殊会让人忌恨,间接享受到富人的捐赠则会有感激之心。这是人的常态。所以,当今中国人们对富豪们的慈善义举是热烈欢迎的。
人间四月天,慈善是一个热闹话题。
对于众多慈善家来讲,他们目前有三个榜单可供竞争:一个是民政部指导、公益时报编制的中国慈善排行榜;一个是胡润的慈善排行榜;还有一个是福布斯。
4月24日,公益时报总编辑刘佑平向透露,日前,胡润曾经找到他们,表示明年有可能不再编发慈善排行榜,希望能够与公益时报合作。福布斯也有类似表示,认为中国只需要一个慈善排行榜。
如果该说法属实并进展顺利,就意味着三足鼎立的慈善排行榜,明年有望合三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