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时报:还有多少政府“密道”需要废掉?
2007-05-11


 
人民网   惠铭生   2007年05月11日08:40 来源:济南时报

 
 
  陕西咸阳市委书记张立勇在任市长期间,有两次在情非得已之下(马上要赶到省城开会和迎接上级领导视察工作)躲避上访群众而从“密道”脱身的经历。所谓“密道”,是通往一个偏门的楼道,由于知道者少,就成了一些干部情急时离开机关大楼的通道。张立勇觉得,这两次“密道”走得很郁闷,实在不像一位市长的样子。不久,张立勇当众宣布,他今后绝不再走“密道”,“我是堂堂人民政府的市长,我要堂堂正正走大门!”于是,这条“密道”被废弃了(5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张立勇废掉“密道”、拆掉政府的围墙,直面群众,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与襟怀,也说明他心底无私,想为民办实事、办真事。

  如今,某些官员不是与群众打成一片,而是“划清界限”,在感情上讨厌群众,在工作上脱离群众,把上访群众骂为“刁民”,有的官员甚至在群众的上访信中“批示”:请找联合国秘书长解决此问题,请到宇宙银河系办公室解决……凡此种种,说明个别地方官民关系紧张,官民间的距离拉大了。

  但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其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作为官员,有什么资格与权利躲避人民,甚至讨厌人民?而且,我们的党始终坚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所以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心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所以,在民权社会,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忽视群众、排斥群众。在一些法治国家,大大小小的官员无论是平时还是竞选时,都经常深入“民间”,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呼吁、争取公众的支持。在欧洲很多国家,即使国家总统府也无围墙,不设岗哨。但在我国,不仅许多地方政府有高高的围墙、森严的门卫,而且某些领导出行经常是警车开道,让百姓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更有甚者,有些政府里面竟设有“密道”,专供领导躲避群众之用。

  现在,咸阳市政府的“密道”被废掉了,当地领导堂堂正正走大门,勇于去面对群众、面对各种社会矛盾。但笔者想大声质问的是:当今,还有多少政府“密道”需要废掉?还有多少官员在想方设法躲避群众,冷漠对待群众?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