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当代生活报》近日报道,南宁市一个仅15岁的少女,因为与父母闹一点小矛盾,竟然萌生轻生的念头,爬上一宿舍楼7楼楼顶欲寻短见。现场公安干警多次劝说无效,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将其解救下来。
少男少女这类轻易寻短见的事时有发生,令人担忧。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什么却如此不堪一击呢?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信息,我国18岁以下的3亿多未成年人中,据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达3000万。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值得信赖的人,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最主要的养育场所之一,如何教育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是为人父母不容忽视和回避的责任。
家庭关爱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不会有健全的心理。有一些家长由于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等于是剥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一旦孩子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叛逆的心理,与父母产生冲突而引起不悦,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同时,父母对孩子也不能表现为漠视,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父母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应给予重视,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和家的温暖。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保证他们成才的关键因素,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承担起对孩子教育的重担。当然,学校和社会也必须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共同为培养孩子健康成长而努力。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