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 能否传承五四精神?
2007-05-05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共青团中央邀请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青年代表到北京,共赴“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青年群英会,共同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5周年、“五四”运动88周年。

  群英会,群英荟萃。在与会代表名单中,有龙梅、玉荣、张海迪等感动了几代人的英雄、模范,也有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宋鱼水、邰丽华等典型人物。更让人欣喜的是,80后青年也成为群英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人展示了当代青年报效祖国、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近年来,人们常常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听到对80后青年的质疑声音。质疑他们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普遍认为,“蜜罐”中长大的80后青年,普遍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普遍缺少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他们有的热衷于游戏、有的沉迷于网络、有的变成“啃老族”,有的花钱“月月光”……这些表现,让人不禁担心,80后青年是不是“跨掉的一代”?他们能否传承爱国、民主、科学等五四精神?能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引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应该说,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前不久,重庆科技学院心理中心对多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人格因素测试,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相比,心理素质呈下降趋势。2005级大学生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生更容易激动、自卑、忧虑,无耐心,易疲倦烦躁,对挫折的耐受性差;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缺乏逻辑思维,缺少想象力,对事物多采用具体而刻板的理解。

  可是,80后大学生的身上也有很多优点,他们热情、开放、个性独立、善于发现问题。在参加“五四”群英会的80后青年中,人们就看到了这些优秀品质。在他们中,有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导游文花枝;有研制了百变金刚、英雄之剑、两足智能机器人的大学生褚成成;有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在黑暗中演绎完美琴声的中国第一位盲人钢琴家孙岩;有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夺得世界冠军的戴文渊……他们以感人的事迹和卓越的成绩向社会展示80后青年人的风采。

  想要长大,又不想长大;有时自卑, 有时又自大……这是很多80后青年的心理状态,也是从懵懂少年到热血青年必然经历的人生旅程。想在新的时代传承五四精神,要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就需要经历风雨、经过锤炼、经受磨砺,就需要怀抱理想、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好一个中国大舞台,好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我们期待着80后青年尽快成熟起来,在新的时代传承五四精神,在新的舞台展现新的风采!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