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江涛 2007年04月26日 00:00:00 来源:新华网
![]() |
| 2月6日,铁道部配给郑州铁路局的国产动车组CRH客车第一次公开亮相。人民网河南视窗讯/记者 白周峰 图 |
一列动车组客车从北京返回郑州后首次接受11个部门近百名技术人员的综合“体检”,检查发现,车厢内配备的杂志有的丢失,有的破损严重,感应水龙头有的被盗,洗手池内的滤网有的也被偷走了,有的座位上还放着未喝完的饮料,技术人员说,这些饮料万一洒到座位上,清洗起来非常麻烦……“体检”人员呼吁:动车组列车急需乘客爱惜。(4月25日大河网-《大河报》)
出现上述种种不文明现象,不仅是那些行为不检乘客的耻辱,更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耻辱。人们在享受发展成果之时,可曾想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作为一个文明社会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出境旅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国人的形象。有评论者呼吁,请不要将不文明的举止带到国外!其实,在国内也不应该允许不文明现象污染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何况奥运会明年就要在咱家门口举办!
说到提高文明素养,往往要提到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怎能指望那些扭走了车上水龙头的成年人去教育好他们的子女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不文明现象根深蒂固,禁而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处罚手段。“从娃娃抓起”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常态化监督,通过惩戒和教育来纠正不文明行为。
我们不能再将一些已引起不良后果的日常行为简单说成是一种社会公德层面上的“不文明”了。比如,盗窃动车组列车上的感应水龙头和洗手池内的滤网的行为,就不能姑息迁就。 大凡外出乘车中的陋习,几乎都是生活中的陋习。只有对违规者及时给予相应处罚,才能有效遏制这些不文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