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U 2007-04-20 刘明胜
还是莫惠兰这丫头厉害,敢作敢为,甚为佩服。
当我们这些大老爷们还在悲天悯人地抱怨、议论中国体坛的春兰秋菊冬梅们的悲惨生活和尴尬的处境时,她已经勇敢地站出来,扛起了拯救的大旗。当我们还在疑惑中国体坛退役运动员出路何在之时,这小女子已经目标明确奋力前行了。她的行动,让我汗颜——做总比说好。
在这里我已经不想探讨造成邹春兰,艾冬梅们现状的原因了。自身原因也罢,体制原因也罢,现状就是这样,关键是在现在的制度体制下怎么样能更好的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摆脱困境继续体面的生活。莫慧兰提出的“就业辅导基金”也许不失为一剂良方。
一口气看完她的几篇博客文章,分明能感受到她的善良、激情和决心,但是我看这小丫头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做什么”和“怎么做”。
为了对症下药我们还是分析一下春兰冬梅们的现状和需求。在我国,运动员的培养方式不同于国外,比较专业化和职业化,从地区到国家队,在一个项目上,往往有数不清的运动员从小就孤注一掷,放弃学业,放弃学习其他本领,倾其全力。然而能拿到冠军的,又有多少呢。应该说,像尔冬梅这样的还不算最惨的,最后还有金牌可以卖掉,而那些与奖牌无缘的运动员呢?他们只能是陪太子读书了,他们的安置和就业问题就更大了。这些运动员的现状基本上是没有学好文化知识,没有学历,除了自己的体育专长项目之外没有其他一技之能,如果再没有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他们的就业压力就会非常大。于是,针对他们的现状便很容易分析出他们的需求了。
假如这个“就业辅导基金”已经成立。找钱的事情,应该不难,莫慧兰的能量足够,基金的管理,有红基会王秘书长坐阵,也不成问题,剩下的就是要干什么了,我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一、和几所大学或者专业学院联合起来,设立定点培训基地,解决他们的学历和技能问题,让他们站在就业门槛之内。二,发展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加入基金会,提供岗位将成为他们最大的善举,大家共同成立就业联盟。重点解决就业问题。三、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委员会,解决就业中的所有疑难问题。
你看艾冬梅的丈夫王启海不是已经被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聘用了吗?我相信王启海会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的。我也相信如果通过我们全社会的努力,会有更多的王启海走上就业之路,过上安定的生活。
其实这个基金会的宗旨已经很明确了,就四个字:授之以渔!
不知莫慧兰以为然否。
(对了,忘了告诉你,我们还会以我们的方式坚决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