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第7套医改方案日前浮出水面。这套方案具有两大要点,一是主张“政府购买医疗服务”,二是“重视发挥市场活力”。
我虽无意将这些医改方案进行比较,不过我始终认为,不管是哪一套方案都理应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即在重构的医疗体系中有关各方究竟“谁围着谁转”,而这恰恰也是我们评价医改方案优劣的一个基本观察点。
好的医改方案,首先应该有助于引导医务人员围着病人转。尽管时下在主张医改要以病人为中心这一点上大家没有任何争议,但有些医改方案在这方面上却考虑得不够周全。如被人们普遍看好的主张“收支两条线”的医改方案,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在没有很好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实施,很有可能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看病贵问题倒是有所缓解,但看病难的问题则又会应运而生,这自然不符合医改的初衷。
好的医改方案,也应该有助于让政府有关部门围着医院转。可现在有些医改思路,着眼的却是医院去围着政府转。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怪现象:每当强调公立医疗机构要保持公益性时,让政府将其“养起来”、“包下来”的主张就立马甚嚣尘上,这其实是对新形势下政府与医疗机构的角色定位缺乏清醒认识的反映。当前,如果政府相关部门仍然热衷于充当公立医院总院长的角色,那么无疑会导致医院围着领导部门转。当医院围着政府有关部门转得晕头转向时,本应受到重视的患者,也就难免落个被冷落的结局了。坦率地说,多年来许多公立医疗机构之所以低效率运行,相关政府部门是难辞其咎的。
好的医改方案,还应该有助于引导医院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围着医务人员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最终是靠奋斗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来体现的。因此处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医改,必须将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纳入视野,而这一改革更必须始终贯彻以医务人员为本的理念,引导医疗机构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充分了解和理解医务人员需求,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搭建良好的平台。在社会进入转型期后,他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承受的压力都越来越大。目前许多医务人员的子女越来越不愿选择父母从事过的医疗卫生行业了,这对我们的社会来说实在是一个警讯。
人们寄予厚望的医改方案付诸实施后会导致谁围着谁转,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第七套医改方案提出的 “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和“重视发挥市场活力”的主张,的确有其它方案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基于此,我们有理由对其寄予期待。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