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客”内容看中国白领心理困境
2007-04-18

从“博客”内容看中国白领心理困境

严循东  2007年4月18日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一种集个人自由表达、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从2005年开始,博客开始在中国兴起,中国经常使用博客的人达到2800万人,都市白领成为博客群体的主力

内蒙古一事业单位职员陈某博客中的一段话: “今天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会议也接近尾声,我快解放了。不过,我发现自己头发凌乱,眼圈发黑,最可气的是我又胖了,天天这么熬夜,竟然还能胖……

在中国数以万计的个人博客中,像陈某这样通过博客来抒发情绪的都市白领已经越来越多。在层出不穷的个人博客中,透露出中国部分白领的心理困境,博客逐渐成为一种个人情绪的“宣泄地”。

今年25岁的王和致供职于宁夏银川市一家网络公司,在单位是一个看起来快乐而单纯的大男孩,喜欢足球和音乐,然而,他的博客却被一种悲观的情绪所笼罩。对公司领导的不满、工作的厌倦、前途的迷茫以及人际关系的烦恼等,在他的博客里一览无余

博客揭示了人们的另一面。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竞争以及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让平时看起来似乎光鲜亮丽的“白领”阶层身心俱疲,有的人在单位、同事面前表现得快乐坚强,但博客里却充满了忧郁和愤懑。博客在很多人心目中逐渐成为心灵的“后花园”,可以在里面肆意地释放自己的情绪。

陈某说,虽然自己想往上发展,但遇到很多挫折,“有心无力”的状态很明显。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很多心里话不能跟同事朋友交流。无法通过别的方式来宣泄,只有把这些感想写在博客里。

内蒙古伊利集团工作人员李静说,博客具有隐私性,她很少告诉别人自己的博客,但不排除对一些好朋友公开。现代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在博客里说话可以无所忌惮,想说就说,不用像在现实生活中瞻前顾后。而且,可以通过匿名的形式和一些人进行交流,既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又不用有所顾忌。

 
严循东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