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只认明星不识科学家,媒体导向有误?
2007-04-06

只认明星不识科学家,媒体导向有误?

严循东  2007年4月6日

2007年3月31日夜晚,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星光熠熠。不过,不是每一颗星都受到中国传媒追捧的。杨振宁、陶一之、丁俊晖、谭盾、张霞昌、苏震西、章子怡、刘醇逸、刘翔、李安、陈易希11位杰出华人,在这里接受“2006影响世界华人”的殊荣。没有入场券的北大学生,大声呼喊:章子怡,章子怡。除了章子怡,科学家的名字几乎没人知道

翌日,北京的一些传媒只是在娱乐版发了消息。墨尔本市长苏震西、电影导演李安未能亲临颁奖会场,传媒除对章子怡和刘翔以外,几乎都兴趣不大,特别是对找到破解H5N1病毒方法的美国休斯敦莱斯大学女科学家陶一之、发明纸质电池的芬兰Enfucell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霞昌、美国纽约市首位华裔暨亚裔市议员刘醇逸、以其名字命名小行星的香港科技大学学生陈易希不屑一顾

英国广播公司4日撰写文章,题目是“除了章子怡,他们是谁?”,认为中国一些媒体只是重视报道一些娱乐圈的明星,而不够重视报道对中国国力增强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这一文章莫不是对中国的一大讽刺!

影星章子怡,似乎没有谁不知道的,人人都需要娱乐。她曝光率高,受万众喜爱,当是好事。不过,陶一之、张霞昌他们的发现和发明,也与每个人的生命和生活有关。科学家、发明家怎么就不是记者眼中的明星呢?

科学家、发明家,不被传媒重视,这是社会的一种缺失。不能否认,他们多数是内敛的一群人,忙着创造发明,在电视上少露脸,也就难以被人们所熟知。正如这次获得杰出华人大奖的美国休斯敦莱斯大学女科学家陶一之所言,科学家在乎的是自己的研究和发明如何,并不在乎自己这个人是否有光彩。民众对科学家和他们的研究关注度比较低,确实存在这种现象。看来科学家还应该有另一种责任,即把自己的研究和发明告诉民众,让他们了解这些研究和发明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吹捧明星有利,宣传科学家只有微利,甚至于无利可图,媒体当然会拥簇章子怡。传媒不追科学明星,追的只是娱乐明星,这无疑推动了当下一股又一股追星潮。 近日,兰州女歌迷杨丽娟疯狂追星导致老父跳海悲剧一事,不是引起了人们关注!

“传媒不追科学明星,追的只是娱乐明星”尖锐地指出了传媒的社会导向问题。现在的青年人疯狂地追影星或歌星,有人追星甚至连命都不要了!长此以往,试问将来我们的国家靠什么发展?靠什么走强国之路?中国的传媒是该调整一下导向了。

然而,话得说回来,媒体重明星,而轻科学家,这不仅是媒体的问题,没有需求谁又会去做呢?媒体为了生存,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要改变这种状况,还是要从社会环境入手,提高大众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这一现象已是目前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的价值取向会影响青年人奋斗的方向,媒体以社会强势资源推崇明星的时候,从众心极强的少年又将志向何方呢?作为媒体不应忘记自己承担的责任,地方和政府也应给予引导。美国之所以站在世界前沿不是好莱坞而是尖端科技,决定历史进程的永远是科学技术。

 
严循东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