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硅谷
2007-04-04

社会硅谷

 

社会创新宣言——它是什么?它为何重要?如何推动它发展?

 

一.    宏观介绍

社会创新日益重要

杨氏基金会:一个在社会创新方面总结过去推进未来的机构  

二.    什么是社会创新

为社会创新下定义

社会创新的简要历史

十大改变世界的社会创新

三.    谁在做社会创新

         英雄式个体

         通过社会运动产生社会创新

四.    社会创新如何发生

         通过理解需求和预见新的解决途径来进行创意

         发展,试验成功,和引领社会创新

         评估,扩大规模并且传播优秀模式

        学习和进化

五.    社会创新在哪里发生

         社会机构和社会企业

         社会运动

         政治和政府

         市场

         学术界

         慈善机构

六.    社会创新发展路径

         社会创新中通常会历经的故事

七.    我们为何需要更多地了解社会创新

         在商业和科学领域的已知研究

         商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相同和不同

         对社会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

         为何我们未知的那些很重要

八.    未来行动计划

         对社会创新的投资

         致力于推进社会创新的新机构

         一国内和跨国间的创新协作

         研究和更快的学习

九.    社会创新全球网络

十.    社会创新推进工具

        

内容总结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从社区联合警卫计划”(Neighborhood Policing)维基百科”(Wikipedia),无数的社会创新发生,并且从边缘走进了社会的主流。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创新的过程都验证着叔本华对每一个真理生命历程的总结:首先,真理被嘲笑;然后,真理被强烈反对:最后,真理被看作从来都是这样不言自明。”(“First, it is ridiculed; second, it is strongly opposed; Third, it is accepted as being self-evident.”)社会创新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有时被看作是英雄式人物努力奋斗的结果;有时则被认为是诸如女权运动和环保运动这样广泛的社会运动的结果。 我们发现,从新想法形成到发展为实体,社会创新的发展一般经历这么几个阶段:示范,引导,扩大规模和经验学习。当然,我们也看到在不同的社会部门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也同样研究了在某些情况下创新始于行动——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用户始终是社会创新中的关键角色,而他们的作用在商业运作中也早已被认识到。在所有的案例中,创新总是会有与既得利益者的斗争;而那种具有感染力的勇气总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那种注重实效的坚持不懈总是可以让很有前景的主意变成现实。  

 

    社会变革不仅限于非盈利部门。它同时也可以为政治和政府鼓励和推动,如公共健康的创新模式;为市场推动,如开源软件和有机食品;为学术界推动,如幼儿教育模式;或者为社会企业推动,如微型贷款(Micorcredit) 和流浪者杂志(Magazines For the Homeless)。很多创新者发现,他们的成功来源于跨越部门和国界的协作,而创新也是在较小机构和企业与大机构之间有些联合协作的情况下才会最好的发展而得到规模上的扩大。我们把这种关系比喻为蜜蜂和大树”——蜜蜂行动快而迅速,在多种花之间授粉;大树有根底深,持久力较强。

 

    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60%-80%的经济增长来源于模式创新和新知识产生。虽然还没有现成的模式,不过创新在推进社会进步方面,显然有很大的作用。而社会进步有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变大——因为经济需要可以持续的增长,就必须面对类似于气候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这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社会进步来解决;当然,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人们之见的关系和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社会创新时有发生,但是较之于商业和科技创新,人们对这方面却研究甚少。诚然,一些商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社会创新,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我们的观点是,这个领域研究的缺乏阻碍了从慈善家到慈善机构到政府部门对它的兴趣;也就是说,这个领域中信息零散,充满了不确定性。缺乏对常见成功与失败因素的总结,也使得创新者很难有效的工作,那些创意也无法形成可行乃至可复制的模式。

 

    虽然我们看到很多的社会创新发生和发展,但是我们肯定,也有更多的好创意在早期就夭折了——要么为既得利益者阻拦,要么被边缘化。商业创新可以为利润和竞争所驱动,但是这些激励在社会创新中是模糊不清的或者干脆不存在;于是,哪些创意可以得到投资直至活到最后看到结果,完全是靠运气。于是,一些本来可以通过模式创新来解决的社会问题变得更加尖锐,而这意味着一些人就会因为气候变化,慢性病或者冲突与贫困等很多原因而受苦。

 

    在这个宣言里,我们呼吁大家通过更加协同的努力推动社会创新,并且我们还造了一个词,叫做社会硅谷Social Silicon Valley),去描述那些将要发动起各种资源和能量推动社会创新的机构,就像人们在硅谷和其他类似地方投资科技一样。这也许需要在政府部门,基金会,非盈利部门,和商业中引起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l          新融资来源,包括公共和慈善方面,投资与那些高风险的研究,针对那些具有巨大需求同时有巨大潜力的领域。

l          为社会解决方案打开更广阔的市场,这其中会包括更有针对性管理结果的公共基金和服务;同时将这个市场对社会企业,用户群体和私有商业开放。

l         新型的潜力模式孵化器,像扬氏基金会(Young Foundation)创建的发射平台项目(Launchpad Project)一样在诸如慢性病治疗和非认知技能培养等一些特定领域的推进者。

l         用新方式鼓励社会服务或产品等的用户主动创新,这包括:激励措施,给予认可,以及实现和发展创意融资的途径。

l         创建新机构来整合小型社会企业和项目,使得它们通过有机的结合成为大型机构或者帮助形成某种法律和规章制度,从而在诸如气候或者公共福利领域取得系统性的变革。

l         为单独的国家,城市或者地区提供可以跨越公共部门,私有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之间界限,进行社会创新的途径,这其中包括发展和试验创新方法的跨国协作。

l         出现新机构专门研究新技术在社会项目中的运用,比如将人工智能,网格算法运用到全球定位系统中。

l         出现培养创新者的新方法——可以从总结成功经验出发,比如设立社会创新学校。

 

这则宣言旨在抛砖引玉。它描述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事业的各个方面,为的是号召广大的创新者一起来推进该事业的发展。

 

 

社会创新:介绍

 

社会创新的日益重要性

 

我们随处可见社会创新的影响。自助健康组织和自建房屋计划;电话求助热线和远程融资;社区医护和社区联防;维基百科和开放大学;补充性药品,整体健康和互助所计划;微型贷款和顾客合作计划;慈善商店和公平贸易行动;无碳房屋计划和社区风力农场;恢复性公正和社区法院。这些都是社会创新的实例——一些在实践中可以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想法。

 

这篇论文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如何通过现有的或创新的方式去动员任何一个社会中的各种智慧和力量去解决问题。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对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和这个领域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同时也促生了一些基金会和捐款(比如),提供支持或培训的网络(比如CAN-社区行动网络和阿育王),以及新型的法律机构(比如英国的社区利益公司)。基金会开始更加综合的考量他们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新一代熟悉商业创新的慈善家们也开始寻找对社会项目更加有效的投资方式,而不局限于过去家长式喂食的投资方式。

 

 这里我们旨在基于原有进步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对于社会如何自我更新,我们将不仅考察社会企业,还将更加广泛的研究在非营利组织,公共部门,社会运动和市场中的社会创新。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现实的——在这篇论文的结论部分,我们将给出可以采取的步骤,去更广泛的促进社会创新,解决未决的社会问题。而同时我们也希望研究可以使得人们对这个充满了各种故事和片断而缺乏系统研究的领域有更好的理解和反思。

 

我们认为发展社会创新式迫在眉睫的工作——目前最紧迫的工作之一。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