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节想到周恩来总理的身后事……
2007-04-03


 
网友:秦海   2007年04月02日17:2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一年一度又清明,又是祭扫先人的季节。中国城乡的陵园、墓地,又聚集了几多孝子贤孙。通过这种形式,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对先人的感念。毕竟,没有先人,又何来我们呢。

  从电视上看到,许多扫墓者都能坚持文明扫墓,既对先人表示了怀念、尊敬,抒发了自己的感谢、思念,又注意保护环境。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不文明的扫墓镜头,乱烧纸张,乱丢垃圾,把墓地搞得一片狼藉。自己扫墓完后一走了之,把这样脏乱的环境留给先人,先人有知,会感到舒服吗?岂不和扫墓的初衷背道而驰。特别是陵园、墓地一般都林木茂密,而乱烧纸,在这春天干燥风大的时候,很容易引发林火。有位老者就曾因扫墓烧纸引起山林大火,毁掉了大片林木,自己也不幸丧身火海。

  当我在电视镜头上看到那大片的陵园、林立的墓碑和墓石的时候,看到大片的良田被辟为陵园、墓地的时候,不由得想到了丧葬风俗、丧葬制度。

  从古以来,人类就很看重丧葬。人类的“礼”,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葬礼”。这是因为早先的人们,相信人死后可以复生,又岂能不重视他的葬礼。不然,他复生后,拿什么面目见他;再说,葬礼如何,会影响到他早复生还是晚复生,复生在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当然更不能掉以轻心了。如果再考虑到丧葬办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子孙的命运,也关系到子孙的面子,子孙们必然会能办得多风光就办得多风光。这样层层加码,葬礼越来越隆重,丧葬制度、丧葬风俗也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制度和风俗。而陵园、墓地的建造则是这种制度和风俗的最重要的内容。现在世界上由历史留存下来的人文景观,陵墓建筑是一道大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参观。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都饮誉全球。复活岛上向大海翘望的石人石像,至今好像还是一个谜。其实,也可能就是丧葬制品。亲人去世了,海葬于大海。雕琢一个石人,守望在海边,等他回来。

  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也毫不逊色。从秦始皇的高大陵墓,还有守卫他的兵马俑,到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再到明朝的十三陵,最后到清朝的东陵和西陵,可以说越来越辉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下”也顺着竿儿爬,有多大力,有多大财,有多大官,有多大权,就把丧礼办得多大、多排场,就把陵墓修得多大多辉煌。这只要看看《红楼梦》里那个秦可卿死后的壮丽葬礼就清楚了。就此写一本中国丧礼、陵墓史,即便不是世界之“最”,也是少有的几个之“最”之一了。现在那些帝王的陵园都成了旅游的好去处,成了当地的摇钱树和聚宝盆,也好像成了我们的文化骄傲。但当初建造它们,花了多少民力、财力、物力!让当时的人们投票,他们会赞成建造这样劳民伤财的陵墓吗?让我们现在的人投票,我们会赞成、拥护给某个人建造这样的陵墓吗?过去好像还不存在环境保护问题,或者是那时这个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现在,若建造这样的陵墓,即便不计财力、物力,单是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我们也不会赞同了。

  现在,陵墓建造得如何,好像已经算不得制度了,但作为一种风俗,仍然存在着,而且顽固地存在着。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的富有,丧葬的规制好像也在上升。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说起伟人的丧葬时,我看到几篇文章都拿戴高乐将军的后事“说事”。1970年11月9日,为战胜德国法西斯、为解放法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杰出贡献、后来当过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去世。他的葬礼非常俭朴,不吹号,不奏哀乐,也没有讲话,棺木由一辆战车运来,这棺木的价钱只有350法郎,合63美元。他的墓呈长方形,石头砌就,高出地面不到半尺。这里埋葬着他早死的长女,他则同长女合葬。墓石上只刻有这样几个字:“夏尔·戴高乐,1890—1970”。在这个墓场里,戴高乐没有凸出于别人的地方,而且是在一个不明显的角落里。一代伟人就安息在这里。这丝毫无损于伟人的伟大,只会使他更长久地活在人们的心里。

  伟大的还有我们的周恩来和邓小平。周恩来总理不但没有陵园,连墓地都没有。他的骨灰撒在大海里。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既不带走一分一文财物,也不占据一寸一厘土地。邓小平不但留言把自己的骨灰撒入大海,而且还献出了自己所有的100万元稿费。生,为人民献出了一切,特别是主导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死,也要为人民做最后一次贡献。这种高风亮节,这种胸怀情操,这种彻底的唯物主义,永远让我们、永远让后人高山仰止。

  一年一度又清明。当我们祭扫先人的时候,更应当在心灵里祭扫这些曾造福于我们却没有留下墓地的伟人;同时要学习他们的精神,逐渐地改革我们的丧葬风俗,既节约财力、物力,更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片净土。

  谨以此文献给大海,献给大海里的英灵。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