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人口中素质最高的是上海人
2007-04-03


      转自:新华网博客 作者:桃花朵朵   2007-4-2  

        我不是上海人,亲戚中也没有上海人,更无意也无需讨好上海人,可我愈发佩服上海人,认定全中国城市人口中素质最高的就是上海人了。你别不信,我的确拿得出证据。
  最近去了一次上海。安顿好后难免上街,上街难免过马路,过马路难免遇红绿灯。几日下来,我惊异地发现上海人基本不闯红灯。红灯一闪,无论男女老幼,大多驻足等候;瞧见绿灯亮了,这才趋之若鹜。若在欧美日等中国以外的城市,此事根本不值一提。但我吾国大地,就不能不肃然起敬了。我虽不好动,但多少也算是走南闯北之人,除了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和台南台北,大体身临其境。据我所见,中国的城市公民基本无视红绿灯。纵然贵为京师的北京、毗邻香港的深圳、美丽文明的青岛,在过街市民眼里,红灯也都同绿灯一个颜色。其横穿马路时如入无人之境的神态举止,甚至已经有了幽默或调侃意味。其中亦不乏西装革履的绅士和衣着入时的淑女。入乡随俗,以致老外也跟着学乖学坏了,同样以红为绿,坦然前行,一副我是洋人我怕谁的架势。

  而在日本,即使路面一辆车也没有的深更半夜,行人见了红灯也直挺挺立在那里不动,俨然灯柱。欧美场景据说也大致如此。

  以此一点认定外国人的素质高于中国人、上海市民的素质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未免有以偏盖全之嫌,但至少说明上海人——外国人且不说了——更加对秩序怀有敬意。

  我固执地以为,悠悠万事,秩序其实是最要紧的事。大至天体运行小至基因排列,无不取决于秩序。试想,星球中哪怕有一颗“闯红灯”,我们棲居的地球都可能被撞得土崩瓦解。基因中哪怕有1%甚至0.1%不守规矩,生命体都可能面目全非。总之无序是极可怖的状态。宇宙有宇宙的秩序,自然界有自然界的秩序,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我笔下的这篇文章也自有其不可随意触动的秩序,文章不妨说是文字秩序的艺术。同样,绘画不妨说是线条、色彩秩序的艺术,乐曲乃是音符秩序的艺术。不用说,好的交通系统也是艺术——道路和车辆等点线秩序的另一种艺术,或者说艺术性秩序。而红绿灯无疑是这一艺术、这一秩序的点睛之笔。大凡秩序,求之于人的都是顺从、是敬意,而不是冒犯和傲慢。

  按理,顺从秩序是极容易做到的事。不需要理想,不需要创新,不需要编制程序,不需要举债行贿,只看提示即可,最简单且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就是红绿灯。然而绝大多数国人做不到。有人说那是因为中国人太聪明了。可是,上海人也是中国人,又有谁能说——喜欢不喜欢另当别论——上海人脑袋瓜不聪明呢?

  顺便补充一点——也是因为同红绿灯有关——上海的出租车很舒服。桑塔纳,无笼无网无栏,宽敞,洁净。更稀罕的是司机同志们不骂市长,不骂市政,不骂警察,一口一个“世博”。看得出,对其生活的城市怀有敬意。

  对秩序(至少对红绿灯)怀有敬意,同时对所居城市怀有敬意——但愿这样的市民在上海以外也能见到许许多多。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