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建设新农村建出“新差别”!
2007-03-22


 
洪巧俊    光明观察  刊发时间: 2007-3-22 12:55:52   guancha.gmw.cn

 
春节回了一趟老家,感觉最深的是两个字:差别。过去感觉到最深的是城乡差别,这次回乡感觉最深刻的却是新农村与“旧农村”的差别。

我把“旧农村”打上引号,是别让大家误会,把旧农村误以为旧社会的农村。我是生在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农村没有感悟,感悟的是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新农村与“旧农村”。最初感觉新农村与“旧农村”的差别是路。2月8日,我从县城打的回老家,从县城出来,感觉到变化大,路是宽阔的水泥马路,大概行驶了三四公里左右,感觉不对劲了,车子颠簸得厉害,往前一看,水泥路没了,是坑坑洼洼早已老化的沥青路。我问司机,平坦的水泥路咋修半截子,还这么短?司机笑笑说:“走过了的是新农村的路,现在来到了旧农村的路,你没看到那块写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牌子?走过那块牌子几百米就是旧农村的路。”我对司机说,如果竹院村在我老家之后有多好,一路的水泥路到家,也不用把屁股颠簸得生痛。司机却幽默地说:“如果那些去新农村竹院村参观指导的上级领导把车再开往一公里,感受一下路的变化那才好呢!”我想,如果上级领导把车再往前开,感受到颠簸的困苦,看到村与村是如此的不同,不知有何感想?

去的时候我还真的没留意那块牌子,回来时我留心看了一下,一块大牌子上果然写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竹院村”。司机告诉我,去年5月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在余江县召开,之前拨了一批款,为了实现当年的“寡妇村”变为幸福村,路就修到了竹院村。竹院村真的不愧于新农村,村道是水泥路不说,还喝上了自来水,厕所也是卫生厕所,所有的村民房子都粉刷一新。有村民说,这是享毛主席的福,当年他们和血吸虫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58年成了在全国率先消灭了血吸虫病的地方,毛泽东同志看到这个消息当时浮想联翩,欣然作诗《送瘟神二首》。不过,现如今的新农村与“旧农村”的差别,却也使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连当地的村民也感慨万端:“同是兰田畈,为何是两重天?”竹院村和其他几个村都是兰田畈,当年都是血吸虫病重灾区,为何竹院村过上了新农村的生活,而他们却仍过“旧农村”的生活?

竹院村早在七十年代就是新农村的典范,整个村庄的房屋是一排排,猪栏、厕所都规划得很整齐,在村的一旁。这个村庄的建设一直都还可以,原因是上级领导常光顾这个村,也会拨些款来。按理竹院村已是建设得不错的村庄,应该先把那些脏乱差,还很落后的“旧农村”建设一下。可如今是建设好的村庄还要更好,破烂的村庄还要继续破烂下去,建设新农村变成了锦上添花。农民老伯称这是“狗屎堆好草”。

鄢烈山先生在他的《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有句很经典的话:“为民做主”绝不是民主,绝不是现代文明应有的政治理念。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他年前回湖北老家看到,村里通了水泥路,到镇上读小学的孩子们有了校车接送,不必像他们小时候在烂泥路上风里来雨里往。但一直是血吸虫重疫区而近年河湖沟渠又严重污染的老家,乡亲们最希望能喝上干净水,最怕子女染上血吸虫病;鄢先生感叹何时父老乡亲能达成心愿、祛除心病?我却感叹乡村何时不再有如此新差别?

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但这个主体并不是一两个村的农民,建设新农村不是做个样板,树一二个典型就万事大吉,而是要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建设新农村带来的成果。也许有人说,建设新农村要以点带面,有个先后,但问题是这个“以点带面”要带多长时间,为什么不把最破旧的村庄先建设呢?为什么不把最需要解决、关乎群众身体健康的先解决?农民要的不是表面化的形式,要的是实实在在能解决他们燃眉之急的事。

再说上级拨款是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公共资源,如果把一个县建设新农村的钱全放在几个样板村,显然有失于公平。再说这样锦上添花的做法,只会让新农村更新,旧农村更旧,新的差别越拉越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