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者:atlas0 加帖在 猫眼看人 kdnet.net
从我做起,拒绝“国骂”
十年砍柴
“国骂”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牛皮癣”,总是“挥之不去,不招自来”。于是,在召开正酣的“两会”上,如何剔除“国骂”问题,养成国人文明风尚,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上,委员们特别关注“如何文明办奥运”的问题,并希望改变国人开口就有“国骂”、“京骂”的情况。中央文明办也表示,将在奥运倒计时500天到来之际,发起一
场拒绝“国骂”的活动。
近来在网上看了一些文章,才知道“国骂”其实并不是中国的专利,美国有“国骂”,法国、意大利也有“国骂”,其它国家也各有自己的“国骂”。各国的“国骂”虽略有差异,但大体相似。据闲人考证,我国“国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82年前,鲁迅先生在《语丝》周刊上发表的《论“他妈的!”》,可能是我国最早关于“国骂”的论文了。但这些都是依据文字记载,我想,在发明文字之
前,是否已有“国骂”,可能无从考证了。
“国骂”何以源远流长,一代传一代,不仅长盛不衰,而且推陈出新?最近有人专门总结了中国的十大“国骂”,可谓个个都是“精华”。试想我们中间,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无论是帅哥还是靓妹,
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谁没说过“他妈的”或相类的口头禅,而且无论说者还是听者,大家往往习以为常。我想,这也许就是“国骂”之所以长存而且还能不断“发扬光大”的土壤。
在“国骂”如此“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要拒绝“国骂”,我想,必须要从铲除“国骂”的土壤做起。古人云:“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吕氏春秋.先己》)。我们每个人都要
从我做起,逐步树立语言文明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循序渐进,拒绝和远离“国骂”、“京骂”,铲除“国骂”生存的土壤,共同培养语言文明的社会环境。
管子说过,“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如今,我们的生活相对以前富裕多了,吃穿用度多数不用愁了,当然更要讲究精神文明了。况且明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一句“国骂”,可能就会让
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面对“国骂”,你会不拒绝吗?
2007-3-14 5:19:36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