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13日 来源:新华网
李克杰
“如何文明办奥运”已成时下议论焦点。今年3月27日,奥运倒计时500天当日,中央文明办将下发“迎奥运、树新风”活动方案,发起一场拒绝“国骂”活动。(3月12日 人民网)
拒绝“国骂”,在全世界面前塑造中华民族的文明形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但“国骂”也好,“京骂”也罢,作为部分国人的恶习,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因此,指望在短时间内消除“国骂”,通过一两项文明活动就实现目标,多少有临时抱佛脚之嫌。
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在没有直接冲突的情况下,部分国人口中的“国骂”,往往都是不自觉和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的,并非故意恶语伤人。“国骂”在某些人那里已成了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的一部分。这种习惯是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一旦形成,除非有外力的持续的强制干预,否则要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源远流长”的“国骂”,只有通过长期的教育和积极的引导,这一不文明的个人习惯才有望得以有效改正。当然,这还少不了个人的毅力和决心,而这往往又取决于个人认识水平和修养的的提高。只有自己意识到“国骂”有损个人乃至国家形象,动辄骂不离口是一种素质低下的表现,激发自己对文明行为的追求意识,才能产生管住自己嘴的内在约束力。
真正的语言文明,取决于公民素质。而公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长期的教育和习惯养成。笔者希望拒绝“国骂”活动不要变成迎接奥运之前的“临阵磨枪”,而要以迎接奥运为契机,将之作为不断提高国民素质活动的一个新起点,让讲文明、树新风成为更多公民发自内心的终身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