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06日 来源:新华网
余丰慧
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经济界小组讨论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委员认为,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政策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造成了三个有害结果:一、许多人连夜排队买不着票,排队成本增高;二、黄牛党横行,票价高涨,更多人难以负担;三、权力凸显,“批条子”的现象严重。他坦言:“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分析,春运价格的浮动是必要的。如果打工者在过年回家的问题上确有困难,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方法,例如对全体打工者补贴,更加实际。”(3月5日《京华时报》)
今年,铁道部带头实行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并由此带动公路票价也不再上浮,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一举措,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工等社会低收入阶层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说明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广大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政治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的吴敬琏先生竟然如此看待春运票价不上浮,实在出人意料。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喜欢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问题本身很正常,并无不妥。但目前我国的客运市场特别是铁路客运是否可以拿市场经济原理生搬硬套呢?在完全竞争领域,价格涨跌的确能够引起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最终达到一个均衡点,这个均衡点对于供需双方是最为合理、公平的均衡价格。但我国铁路客运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价格对需求几乎没有弹性。铁路价格浮动与不浮动,对供给与需求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铁路票价涨得再高,运力供给也不可能马上提高,有事必须乘火车出门的人也不可能就不出门。而火车票价的上浮,又必然带动汽车客运以及飞机等票价上浮,导致既起不到分流旅客的作用,又加重农民工等乘客的经济负担。因此,在需求刚性、铁路垄断的情况下,市场规律根本难以发挥作用。
至于吴敬琏先生所说的“连夜排队”、“黄牛党”、“批条子”等问题,其实是一个平时就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运力不足导致车票成为稀缺资源,加之车票销售环节的各种漏洞,从而催生出加价倒票的现象。只有提高铁路运力、加强管理,加大打击“黄牛党”的力度,特别是打击铁路内部人员与“黄牛党”勾结的现象,才能减少这些问题。
对于票价应不应该上浮,我们既要从经济学角度思考,又要从政治意义上考虑,即使是市场经济也有其实现的具体条件和环境,也不能脱离实际。吴敬琏所谓的“许多人连夜排队买不着票,排队成本增高”的观点,从经济学上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许多农民工来说,他们却是宁愿连夜排队也不愿多掏钱买车票。至于吴敬琏还提到:“可以采取其他方法,例如对全体打工者补贴,更加实际。”但我要请吴先生切记,这个“点子”运作成本更高,有可能使政府给予农民工等非常容易操作的好政策变得更加复杂化。
笔者再次强调,一些经济学家切不可坐在书斋里凭空想象,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点子”。中国经济学的价值在于适合中国国情,能切实有效地解决现阶段特有的实际问题,如果生搬硬套一些脱离中国现实的经济学理论,不能“对症下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给吴敬琏讲一点穷人经济学
经济学一直被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说成是“普世”的,是不包含价值判断的“科学”。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如果不是蓄意欺骗的话,那至少也是一种无知。因为在社会有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之后,经济学本身也注定要随之分化:穷人有穷人的经济学,富人有富人的经济学。即便是前提一样,结论也会因为穷人和富人的利益不同而不同。
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对今年春运火车票价没有上浮所提出的批评,就证明了这一点。吴敬琏先生认为,这造成了三个有害的结果:“一、许多人连夜排队买不着票,排队成本增高;二、黄牛党横行,票价高涨,更多人难以负担;三、权力凸显,‘批条子’的现象严重”。(3月5日《京华时报》)
后面两个理由我们暂且不论,单看第一个理由,就是典型的富人视角。因为这里所谓的“排队成本”对穷人和富人来说,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穷人宁可多付出一些“排队成本”,买比较便宜的车票;而富人则刚好相反,宁可买高价票,也不愿意付那怕一点点“排队成本”。
把“排队成本”转换成更为标准的经济学术语,其实就是“机会成本”。经济学上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指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你一旦选择了某种特定的投资方向,所失去的投资于其他方向的收益,这种失去就是一种成本,叫做机会成本。仍然以排队买票为例:你如果要花一天的时间来买票,那么你就不能用这一天时间去赚钱或者享受,你因为必须要排队买票而少赚的钱或者失去的享受,就是你排队买票的机会成本。
根据铁道部提供的数据,在近几年的春运期间,农民工流一般要占到旅客发送量的50%以上,有些农民工集中的省份或城市,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80%。对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农民工来说,排队买票的机会成本是很低的,因为反正他们的日工资也很低,在工地或工棚里也谈不上有多么享受。相反,他们对票价却非常敏感,因为火车票价随便一上浮,就有可能把他们一个月,甚至更多的工资给“浮动”进去了,所以如果一定要让他们在“连夜排队”和“票价上浮”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他们会怎样选择,将是不言而喻的。
反过来,对富人来说,他们火车票价上浮很不敏感,但对排队所造成的机会成本却非常敏感,因为这可能会少赚很多钱,比方说,谁知道在一天里时间股价会怎么变化呢?对过惯舒服日子的富人们来说,排队所造成的痛苦,也是很难忍受的。所以如果一定要让他们在“连夜排队”和“票价上浮”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他们会怎样选择,也将是不言而喻的。
如此说来,春运火车票不上浮,由此而增加了“排队成本”,客观上是有利于穷人的,比如农民工、学生等,而不利于富人。吴敬琏先生对此表示反对,客观上也就维护了富人的利益的而排斥了穷人的利益——经济学的确是有穷人经济学和富人经济学之分啊!
当然,吴敬琏先生还提出了其他两条理由。但“黄牛党”和“权力凸显”,严格说起来是一个管理的问题(比如“实名制”)和制约权力的问题,吴敬琏先生据此来主张车票涨价,其实是很不“经济学”的。至于吴敬琏先生提出用对“全体打工者补贴”来代替不涨价的建议,就更不“经济学”了,因为相对于票价不上涨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办法,单是甄别谁有资格享受补贴这一工作的成本,就会大得惊人。
记得两年前,温家宝总理就提出要学一点“穷人经济学”,这话看起来吴敬琏先生没有听进去,两会开完后,还是要抓紧时间补补课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