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这样“折磨”他们的孩子的
2007-03-02

2007年03月02日  源自:扬子晚报

  作文10篇、英语作文6篇、每天20个生字抄写6遍、记录好词好句8页、《语文2000例》10页、4本感动小学生系列、3本《淘气包马小跳》系列、1本科学普及读物、二级优秀2007版模拟卷五篇、希望杯题目若干、每天练琴至少两小时……这是家长曾女士在网上为读5年级的女儿所“晒”的作业一览,一共有23项之多。新学期伊始,一些家长在网络上“晒”起子女的寒假作业,一方面看看孩子的这个寒假有没有虚度光阴,另一方面也算是家长之间的小小攀比。(3月1日《新闻晨报》)

  说实话,看到这则消息,我既为孩子感到可怜,又为家长的家教理念感到悲哀。孩子们难得有一个可以放松的寒假,但在事实上,它却没有真正地属于孩子,甚至比开学更为疲惫。毕竟,学校布置的作业与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堆在一起,绝不亚于几本大部头。然而,家长们不仅没有为此感到难过,反倒沾沾自喜地在网上“晒”子女的家庭作业进行攀比。

  回顾近些年来,中国的应试教育早已被填鸭式、机械式、竞技式等词汇诟病,学生们为之生厌,家长们为之叫苦,教师们也为之同情,高分低能、考试机器、抑郁症高发等现象更让人们变得清醒,中国的教育制度该变革了!中国的教育理念该改改了!但是我想问的是,有多少家长付诸了行动?

  记得几年前的6月1日,一位中国学者在加拿大的一个家庭做客时问女主人:“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你准备带孩子去哪玩?”女主人却出人意料地反问:“6月1日是儿童节吗?”中国学者很奇怪:“那么哪一天是儿童节?”女主人答道:“每天都是儿童节。”反观我国的家长,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假期甚至是“六一”儿童节,孩子都处于水深火热的作业大战之中!这样做的必然结果,就是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剥夺了他们应有的快乐,学习成为了一种艰苦的奴役!家长在网上“晒”子女家庭作业,晒出了家教理念的悲哀。令人担忧的是,在如此家教理念的支配下,孩子的明天究竟能好到哪里去?请家长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