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青年回家过年不应是一种折磨
2007-02-27

2007年02月26日 南方报业网
  作者:和菜头

    街 谈

  原标题:相识未必相恋,相恋未必结婚,结婚未必生子

  听说,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许多年轻单身白领被父母逼婚,节前网上就有人写帖子“召租”男/女朋友回家过年;据说,这个假期流行相亲,北京甚至出现了“万人相亲大会”,虽然气氛不算热烈;又据说,有人在这假期里高呼:我们不当“剩男剩女”。

  不管怎么说,回家过年,对于“大龄男女青年”意味着在婚姻问题上的一次触及灵魂的折磨。因此,不堪重负的子女们选择了租借活人,以避免这种尴尬时刻。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来说,他们的催促和督促是为了子女的人生幸福。幸福在上一辈人的观点里,至少应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稳定的工作是现世的保证,而稳定的婚姻承诺了圆满幸福的未来。然而,他们担忧地发现,这个时代里的青年男女似乎对恋爱和结婚并不感兴趣。相识未必相恋,相恋未必结婚,结婚未必生子。因此,到了21世纪初,绝迹多年的“相亲”活动重新开始,而且是父母冲在了前头---全国各地都兴起了父母相亲会,父母替代过于忙碌和消极的子女去相亲。

  可是父母们似乎没有发现时代在改变,婚恋在过去拥有的现实意义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在过去,没有婚约关系的两性关系是要受法律打击的,而婚姻关系形成的经济共同体关系让人们更容易在配给时代活下去。但今天婚姻所带来的结果要比以前严重得多,离婚时夫妻分割的不再是粗笨的公家配发家具,而今天养一个孩子也不像以前一样是添双碗筷的事情。当人们不再为口腹花太多精力时间的时候,面对相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考虑。以前可以提高对生活的忍耐力以求生存,现在人们降低忍耐力求生活质量。

  一句话:上一辈人眼中的幸福未必是当今年轻人的幸福。好像历史总是在重演相同的一幕,今天的父母在上世纪的时候为人子女,他们当时又有多少人违背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违背了父母对于幸福的定义和期待,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当时的父母眼中,守着父母兄弟,守着家业田地,才是最大的幸福?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子女变成了父母,却似乎忘记了自己当年的选择。

  在如此快速而变动的社会里,一切都处在无穷尽的破坏和新建中。凭什么会觉得有所谓稳定的婚姻关系呢?又凭什么会觉得这种婚姻关系能对个人的幸福有所贡献?这种对于子女婚姻问题的催促和施压,其烦恼程度并不亚于来自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如果连自己家里都不能避免于这种烦恼,那就真的不知道应该去哪里了。

  笑话里说:男熊猫对女熊猫欲行非礼而未遂,男熊猫不禁悲愤地大喊道:“可是,我们都快要灭绝了啊!”这种一定要种群延续的心理和父母一定要幸福的心理完全一样,只是他们也和男熊猫一样分不清楚这幸福究竟应该是对谁而言。

    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