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过年,另类背后不变的是求索
2007-02-26

2007年02月25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在人们的印象里,“另类”和“不负责任”几乎成了“80后”年轻人的代名词,他们喜欢新奇和刺激,对春节的传统民俗没有兴趣,只当是一段普通的假期。
    然而,“新华视点”记者却发现,一股回归亲情和温暖的潮流正在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里潜滋暗长。看起来,也许他们不那么听话,但是请理解,他们只不过想活得更加健康、自由和“阳光”。

  租女友:是叛逆还是“孝心”?

    “租女友回家过年”并不新鲜,上个世纪就有这种创意,但似乎在今年才变成了一种“时尚”。年前,北京、郑州、上海、深圳都出现了这样的小广告,有的贴在电线杆上,有的挂在网上。

    这种明显带有反传统色彩的行为引发了激烈争论。“谎言”和“不认真对待感情”,是反对者的主要指责。但也有人持对立观点,认为年轻人这么做不仅不是叛逆,反而恰恰是回归传统精神的表现。

    “尽管是敷衍,但总是善意的,是想安慰父母,不让他们操心。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湖南一位大学生说,“租女友又不是随便胡来,和感情没有关系。找不到女朋友不是他们的错,在感情上举棋不定,正说明他们在寻找一份真感情。”

    比租女友更有趣的,是回家向父母“租房子”。家在北京的“80后”男生王奇已经结婚两年了,去年除夕,小两口是在男方家里过的,但今年妻子很想回湖北娘家过年。公婆倒没意见,最大的障碍是传统民俗:已经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在娘家守岁。

    王奇想出一个高招,带妻子回湖北,让她先跟岳母签下一纸“协议”,说除夕“租”住岳母的房子一天,写上租金。这样,妻子就是以“房客”而不是女儿的身份回娘家啦!

    对于这形形色色的“春节租约”,一位网友评论说,这与其说是另类,不如说是聪明。其实对这些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还是温暖的家庭氛围,他们想的办法再特别,目的终究是为了回家,是为了让家人开心。

    和往年春节的“留守热”相比,记者发现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回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邹丽春说:“虽然春节是一个好的学习调整期,但是有比这个更不可替代的事,就是与最爱我和我最爱的家人团聚。”

    不是另类,只是自由

    曾几何时,网上过年一度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有人网上拜年,有人虚拟团聚,甚至举办过“全球华人网络春晚”。而今,在上网如家常便饭的年轻一代看来,这已经是一种过时的娱乐方式了。也有人除夕夜徘徊在线上,但那大多只是少数单身漂泊者孤独时无奈的选择,许多网吧也像其他单位一样关门放假。

    当然,“祭灶守岁”“贴春联串门子”“包饺子吃年夜饭”之类的传统习俗,已经让不少“80后”产生了“审美疲劳”,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非传统方式,他们希望把年过得更好玩、更“酷”。

    有人选择滑雪。春节前后,很多北方城市近郊的滑雪场生意火暴。大年初一,重庆白领于小艾就跟三个男女朋友一起登上了飞往哈尔滨的班机。出发前,她对记者说:“窝在家里多闷哪?不如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有人泡温泉。在北京一家报刊社工作的龚萍,年前就预订了昌平一家著名温泉度假村的房间。她说:“带全家人泡泡温泉,洗掉一年的疲惫,感觉特别温馨。”

    从事教育工作的小卢则预订好大年初一钱柜KTV的包间,和同在北京工作的亲戚们唱歌,过一个欢乐的吉祥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接受记者采访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为了另类而另类。他们说,用什么方式过年并不重要,只要快乐就好。他们追求的是自由和“阳光”。

    在北京上学的江西大学生郑丽洁正在和朋友们组织一次爬山。这个1983年出生的女孩说:“我们只想返璞归真。那种努力攀登的感觉会一直延续到新的一年中,带来朝气蓬勃的精神。”

  寻根,让他们活得更健康

    “80后”也结婚了!这件最正常不过的事,发生在他们身上,似乎总有一种让人始料不及的感觉。人们最吃惊的是,结了婚的“80后”竟然与其他成年人没有什么不同。

    让妻子跟岳母签“租约”的王奇,春节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家陪老婆。他老气横秋的感言怎么都让人觉得和他的年纪对不上号:“以前春节我总是选择出外旅游,但是自从结了婚,我更感觉到家庭的重要。春节是祥和团聚的节日,过春节,就要回归春节最本真的意义。”

    1981年出生、刚做父亲的韩斌,甚至决定春节带老婆儿子回河北老家,挨家挨户地给村里的长辈磕头拜年,这种举动他小时候都不好意思做。他说:“家乡才是我的根啊!”

    上海的许小萍给自己安排的春节活动,是去福建走访寺庙和道观。这个女生说:“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让年轻人心浮气躁,其实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深厚的力量,从中汲取一些精神元素,能让我们活得更充实、更健康。”

    韩斌不喜欢别人把他看作“80后”,他宣称自己其实和“70后”是一代人。他说,那些活跃在公众视野里的“80后”文化娱乐明星们,只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一般的“80后”都不是叛逆、另类的一代。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牛宏宝的本科生都是“80后”年轻人。他说,这些年轻人当然也有叛逆和迷惘,但很多是所有人在年轻时都有过的困惑。“80后”其实比上一代人更有一种回归传统的趋势,比如非常主动认真地读《论语》《孟子》,工作学习有更明确的目标感。他们的创意,给春节文化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但是随着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这些逐渐长大的年轻人可能会逐步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记者 李柯勇、王思海、孙丽萍)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