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第一买不着票”说明了什么
2007-02-24

厦门火车票销售,今年春运期间高调抛出“实名制”。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江苏通州市一位父亲为了给去哈尔滨上学的女儿买一张火车票,一天一夜包车辗转跑了三座城市,结果还是没有买到。蹊跷的是,21日晚11点左右,当这位父亲听从泰州火车站售票人员的建议赶到南京火车站,并且在22日零点排在窗口的第一位时,当值售票人员却又称“票已售完”。(据2月23日《扬子晚报》)为了购买一张从泰州到哈尔滨的车票,包车辗转于三座城市,不可不谓努力与勤劳。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好不容易在南京火车站的售票窗口排了个第一位,结果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据上海铁路局负责接待投诉的一位女士对此解释说,本身节后去东北的火车就很少,每天就这么多车票,30%还要上网(即全国各地都能买到),剩下的上窗口,并按比例分配,始发站要照顾终点站。

    排到窗口第一位是否就能买到车票,谁都无法保证。

    在此,人们难免会猜测,或许是黄牛党“动了我们的车票”,或许是某些车站内部走关系将那些本应该交付到窗口的车票进行了提前或滞后的处理,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猜测归猜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个中曲直远非“票已售完”那样简单。显而易见,这种发生于日常生活中的“排队而不得”,对于那些正在努力追求秩序文明的人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当这种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与纾解,难免让人进退维谷。火车站设立售票口的目的就是用来卖票的,如果起早贪黑排第一的人都买不着票,那么谁还会对排队有信心?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没有谁会怀疑尊重秩序可以实现社会生活的最优安排。身处转型期的中国人越来越关注诸如排队等“秩序训练”,对于本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秩序文明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张旗鼓地推出了“排队推动日”,这个为成功举办奥运会而营造公共场所文明有序环境的举措立即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应该说,在理论上每天都是“排队日”,但是,在我们的秩序文明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这种每月一次的善意提醒,有着重申价值、言明羞耻的意义。

    排队不是秩序文明的充要条件。具体到通州父亲“排队第一买不着票”这一事件,我们不难发现,秩序文明远远不只是窗口前的队伍那样简单明了。真正的秩序文明,既有赖于良好的制度设计,更得益于公正、忠实的执行。换句话说,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下,所有窗外排队者都要尊重其他排队者的劳动,所有在窗内掌握资源者都应责无旁贷地为窗外排队者尽义务。窗外拳打脚踢、弱肉强食诚然与秩序文明相去甚远,但是倘若窗外“起早贪黑的冠军”都要空手而回,就只能说明“排队名存,而秩序实亡”。

    中国人常说“天道酬勤”,意思是说“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天意将厚报那些勤劳的人,起早贪黑的人,只要不辞辛劳、不懈努力,终会获得生活的报偿。当我们仔细品味个中深意,亦不难发现,自古以来,“天道酬勤”同样装载着中国人对秩序文明的无限期许。

    尽管我们不足以通过对秩序的态度区分人与动物(蜜蜂同样知道合群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今日所取得的文明成就,正是建立在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广泛认同之上。(新京报社论)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