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据《成都晚报》报道,2007年2月5日中午,成都城东某工地变成了一个坝坝宴场地,伴随着热闹的贺年歌曲《好日子》,两千多名建筑工人团坐了175桌,高兴地共同举杯互相道着新年祝福。原来,这是某项目部给自己的员工搞的一个团拜会暨优秀员工表彰大会。据悉,如此大规模的宴请民工吃团年饭在全省尚属首次。
宴会上共计2600余民工;175桌饭,每桌20个菜,共3500个菜;20名厨师,50名厨房服务员;18名安保,20名现场服务人员;总共花费20多万元,平均花在每名民工身上100元,其中购菜品13万元。
此宴一出,媒体争相报道,网络纷纷转载,一时轰动全国。
随即网上还传来一片喝彩声,有人撰文《为坝坝宴老板的信任与尊重观叫好》、《请吃饭是可以请出来和谐社会的》、《做企业也是做良心》、《这样的老板你还有什么可说的》等。
看来,这位成都老板此举可谓名利双收。将这笔广告宣传费花在员工大会上,肥水也就没有流到外人田,对内既拢络了人心,对外也讨好了社会,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手段圆滑之至,策划精妙之至,效果到位之至。巧借民工“小惠即恩”之心,再借传媒追求“新闻”之好,成都老板乘机狠狠“恶搞”一下,一人愚天下,何乐而不有?可乐之至也。
假如将这20多万元午宴费作为年终奖不事张扬地分发给民工们,那会是个什么效果?那怕是连听个响的动静都没有,哪里会有今日之强大宣传功效?醉翁之意不在酒,料想老板之意也绝不会在于一时的良心发现。
对“千人宴”大有好评的人撰文道:“如果有人还认为这位老板是在‘炒作’、‘作秀’的话,那我们宁愿做老板的都来这样高调地‘炒作’:工人们甘心为你辛苦地干活,确实是信任你,同时也确实为你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而你,只有真诚地回报他们以尊重,以理解,以关怀,以应有的补偿……也许,老板拿出微不足道的‘一瓢米’,收获的可能就是远远大于这一点的‘一升米’。这是一个良性互动,是一个良心互动,更是一个和谐社会必不可缺少的人和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原则。”也就是说,这位作者若是农民工的话,他宁愿接受这位老板一番上佳的“虚伪”表演,甘当这位老板‘炒作’、‘作秀’的垫脚石。可见,国人之奴性还很难一时得以改变。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中国的农民工是最听话的良民,也是最容易满足的群体。他们对自身的价值与尊严不够体察与尊重,自轻自贱的“草根”心理让自己始终抬不起头,挺不起腰板来。他们忍气吞声、逆来忍受,任人宰割。
“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用在这里是否可以变通为“受老板一餐之飨,当以奋力相报”,所以无怪乎有人要说“老板拿出微不足道的‘一瓢米’,收获的可能就是远远大于这一点的‘一升米’。”因此,会算账的永远是老板,被算计的永远是农民工。所以说,成都老板的“千人宴”并非一时兴起、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提前谋划好的。
一位网友评论道:“我们假设一下,20万投放任何一种媒体,能够持续多久?……低成本,达到大效果。商人不是在追求这个吗?想起来一句话: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现在我深刻感受到了。做为一个普通观众,我为老板请众多手下吃饭感动;做为一个广告专业的学生,我为这次的运作感到赞叹。”无疑,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商业炒作。
这位成都老板是时代的“作秀”者,他“恶搞”了农民工,愚弄了媒体,挑逗了文人,而这些人还为之拍手叫好、欢欣鼓舞、欢呼雀跃。
《成都晚报》的报道中说:“因为考虑到民工兄弟平时的膳食不好,而且难得吃回肉,而这次公司为他们定的用餐标准又比较高,谢师傅就寻思着如何准备一些有营养又美味的菜品。”由此可见,农民工是“饥数百餐才饱一顿”的,如此“千人宴”,还值得歌颂与称道吗?如此“伪善真‘秀’”,还值得传媒们力捧“臭脚”吗?!
老板的广告宣传做得扎扎实实,而农民工们的这顿“卖命饭”却吃得并不一定心安理得,因为这顿饭将意味着下一年中要拼命地干与彻底地透支。这种感恩戴德的心理持续了数千年,早已到必改的时候了。
但愿这位成都老板不再被这一成功的策划冲昏头脑,而应参看一些相反的观点,好好反思一下,真正地去体会“施比受更幸福”的感觉,而非从“施”中渔一己之利,从而最终使自己成为遵守法律、坚守道德、注重公益、不图虚名的真正的现代企业家。
[相关链接]
